“休對癡人獃說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休對癡人獃說夢”全詩
火著高林鴉又散,弦鳴中澤雁還飛。
蕭蕭空雨晨光潤,耿耿籠燈夜色微。
休對癡人獃說夢,野花啼鳥恁天機。
分類:
作者簡介(陽枋)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寄桃源尉趙謙之》陽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桃源尉趙謙之》是宋代詩人陽枋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詩人情感為主題。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桃源洞口送春歸,
在桃源的洞口送走了春天歸來的時光,
欲換漁蓑傍釣磯。
我想換上漁夫的蓑衣,
靠在釣磯旁邊。
火著高林鴉又散,
火焰燃燒在高大的樹林里,烏鴉又四散而去,
弦鳴中澤雁還飛。
琴弦發出聲音,湖澤上的雁兒又開始飛翔。
蕭蕭空雨晨光潤,
冷清的雨聲中,晨光映照著一切。
耿耿籠燈夜色微。
明亮的燈光籠罩著夜色,微弱而溫暖。
休對癡人獃說夢,
別再對那些癡呆的人說夢話,
野花啼鳥恁天機。
野花開放,鳥兒鳴叫,這就是天地的奧秘。
這首詩以桃源洞口為背景,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對自然的向往和對寧靜、清新的追求。詩中的桃源象征著一個理想的世界,詩人希望能遠離塵囂,靠近自然,過上簡樸而自在的生活。詩中的意象和意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使讀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麗和寧靜的氛圍。
詩中的"火著高林鴉又散"一句,通過描寫火焰和烏鴉的對比,表達了自然的變幻和鳥兒的飛翔。"弦鳴中澤雁還飛"一句,則展示了琴聲與雁兒飛翔的和諧畫面。這些描寫使詩歌充滿了生動感和音樂感。
最后兩句"休對癡人獃說夢,野花啼鳥恁天機"則是詩人對現實的反思和對人生的感慨。詩人認為那些癡呆的人無法理解他對自然的向往和對美的追求,而野花的綻放和鳥兒的鳴叫則是大自然的奧秘和智慧。這種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清新寧靜的追求和對世俗的厭倦。
總體來說,《寄桃源尉趙謙之》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同時,詩中的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詩歌更加生動有趣,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受。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讓讀者在欣賞中感受到美的《寄桃源尉趙謙之》是宋代詩人陽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詩人情感,表達了對桃源山水的向往和對自然寧靜生活的追求。
詩中以桃源洞口為背景,描述了春天歸來時的美景,詩人想要換上漁夫的蓑衣,在釣磯旁邊享受寧靜的垂釣時光。火焰燃燒在高大的林木中,烏鴉四散飛去,琴弦聲響起,澤上的雁兒再度飛翔。雨聲蕭瑟,晨光潤澤大地,燈光明亮,夜色微暗。詩人告誡自己不要對那些愚昧無知的人說夢話,野花盛開,鳥兒鳴叫,這才是天地的奧秘。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意象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桃源山水的向往和對自然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桃源洞口、漁蓑、釣磯、高林、火、烏鴉、琴弦、澤、雁、雨、晨光、燈、夜色、野花、鳥等形象和意象,展示了一幅寧靜、清新的自然畫卷。
詩中的"休對癡人獃說夢,野花啼鳥恁天機"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反思和對人生的感慨,詩人認為那些愚昧無知的人無法理解他對自然的向往和對美的追求,而野花的盛開和鳥兒的鳴叫則是大自然的奧秘和智慧。這種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清新寧靜的追求和對世俗的厭倦。
綜上所述,《寄桃源尉趙謙之》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詩人情感的抒發,表達了對桃源山水的向往和對自然寧靜生活的追求。詩意深遠,意境清雅,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整首詩充滿了生動感和音樂感,給人以清新寧靜的美感和思考的空間。
“休對癡人獃說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áo yuán wèi zhào qiān zhī
寄桃源尉趙謙之
táo yuán dòng kǒu sòng chūn guī, yù huàn yú suō bàng diào jī.
桃源洞口送春歸,欲換漁蓑傍釣磯。
huǒ zhe gāo lín yā yòu sàn, xián míng zhōng zé yàn hái fēi.
火著高林鴉又散,弦鳴中澤雁還飛。
xiāo xiāo kōng yǔ chén guāng rùn, gěng gěng lóng dēng yè sè wēi.
蕭蕭空雨晨光潤,耿耿籠燈夜色微。
xiū duì chī rén dāi shuō mèng, yě huā tí niǎo nèn tiān jī.
休對癡人獃說夢,野花啼鳥恁天機。
“休對癡人獃說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