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卷湘簾不下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盡卷湘簾不下鉤”全詩
情知社近迎新燕,盡卷湘簾不下鉤。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春思》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思》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天的思念
楊柳生寒莫上樓,
夕陽芳草泥人愁。
情知社近迎新燕,
盡卷湘簾不下鉤。
詩詞以楊柳、夕陽、芳草等春天的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因思念而感到愁苦的心情。楊柳雖然已經生長出來,但寒意仍未散去,這使得作者望樓而止,不愿登上樓閣。夕陽下,芳草泥濘,這景象進一步加深了作者內心的憂愁之情。
然而,作者深知社交場合近在眼前,新燕即將迎來。這里的社交場合可能指的是宴會或聚會等地方,而新燕則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人們的喜悅。作者對這樣的場合有所了解,但他卻無心參與其中,因為思念之情使他無法放下心中的牽掛。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心境。他將湘簾(湘繡簾幕)卷起,不打開它下鉤,暗示他不愿意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展示給外界。這種內斂而深沉的情感表達,使整首詩詞更加富有詩意和意境。
《春思》通過對春天景物的描繪與作者內心的獨白相結合,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情感體驗。詩詞中的思念之情和內斂的表達方式使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并引發對生活、情感和時光流轉的深思。
“盡卷湘簾不下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sī
春思
yáng liǔ shēng hán mò shàng lóu, xī yáng fāng cǎo ní rén chóu.
楊柳生寒莫上樓,夕陽芳草泥人愁。
qíng zhī shè jìn yíng xīn yàn, jǐn juǎn xiāng lián bù xià gōu.
情知社近迎新燕,盡卷湘簾不下鉤。
“盡卷湘簾不下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