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番和月倚吟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番和月倚吟身”全詩
一枝斜入叢篁裹,人不見渠渠見人。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梅花十絕》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花十絕》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梅花如同冬季的明珠,寒冷的季節中展示出它的美麗。在這首詩中,詩人表達了自己日復一日地尋找梅花卻遲遲未能感受到春天的到來的心情。他多次與明月為伴,倚著月色吟唱自己的心境。一枝梅花孤零零地斜斜地鉆入茂密的竹叢中,人們無法看到梅花,但是梅花卻能看見人們。
這首詩詞以梅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梅花生長在冬季的環境中的孤獨和堅強,表達了詩人堅持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詩人尋找梅花的過程,也可以理解為他追求理想境界的過程。他與明月為伴,吟詠著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美的渴望和追求。梅花斜入竹叢,以其獨特的姿態和堅韌的生命力,體現了梅花的獨立和超脫,也暗示了詩人的個性和獨立思考的態度。詩中的一句“人不見渠渠見人”,以反語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在尋找美的過程中的孤獨與堅持。
這首詩詞通過對梅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內心深處的孤獨與堅強。它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梅花的形象與詩人的心境相融合,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這種表達方式既傳遞了作者個人的情感,又具有普遍的藝術價值,使讀者在品味其中的美感的同時,也可以從中感悟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幾番和月倚吟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huā shí jué
梅花十絕
rì rì xún méi wèi kěn chūn, jǐ fān hé yuè yǐ yín shēn.
日日尋梅未肯春,幾番和月倚吟身。
yī zhī xié rù cóng huáng guǒ, rén bú jiàn qú qú jiàn rén.
一枝斜入叢篁裹,人不見渠渠見人。
“幾番和月倚吟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