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缽隨緣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單缽隨緣住”全詩
秋色添禪寂,松聲奪俗喧。
路行須避蟻,飯剩或呼猿。
單缽隨緣住,尋常懶出門。
分類:
《贈悟上長》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悟上長》是宋代胡仲弓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生活態度和修行心境,表達了對閑逸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
怪來趨向別,乃是拙庵孫。
秋色添禪寂,松聲奪俗喧。
路行須避蟻,飯剩或呼猿。
單缽隨緣住,尋常懶出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胡仲弓的自我描寫和表達方式展現了一種閑適自在的生活態度。詩人首先以自嘲的語氣說自己是個怪人,出于個人的喜好和追求,選擇了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遠離塵囂。他自稱是某庵寺的孫子,可能是指自己雖然非僧人,但生活在寺院里,與僧人們有一種親近的關系。
接下來,詩人以描繪秋季景色的方式,表達了他在禪修寂靜中感受到的寧靜與宜人。秋天的景色為禪修增添了一份寧靜的氛圍,而松樹的聲音則使他遠離了紛囂喧嘩的塵世。這里可以看出詩人對清靜、寧謐生活的向往,他渴望在松濤和秋景中尋找內心的平靜和寧愿。
詩中提到了遇到螞蟻時要避讓,以及飯菜剩下時會呼喚猿猴來分享。這些細節揭示出詩人生活的簡樸和與自然的親近。他在行走的路上會留心螞蟻,不希望給它們帶來困擾,同時也展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和諧的態度。而當飯菜剩下時,他會呼喚猿猴來分享,進一步表現出與自然界的親密聯系和對共生關系的理解。
最后兩句描寫了詩人的生活狀態。他以一缽的行囊,順從緣分而居住,沒有過多的物質負擔和欲望,過著簡樸而自由的生活。他懶散地出門,不受世俗的束縛,不受瑣事的困擾,追求內心的自在與平靜。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胡仲弓追求閑適自在、超脫塵世的生活態度。他向往禪寂的寧靜,遠離喧囂與紛擾,與自然相依相伴,過著簡樸而自由的生活。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生活細節,詩詞傳遞出一種追求內心寧靜與自在的生活哲學,引發人們對自然、內心平靜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單缽隨緣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ù shàng zhǎng
贈悟上長
guài lái qū xiàng bié, nǎi shì zhuō ān sūn.
怪來趨向別,乃是拙庵孫。
qiū sè tiān chán jì, sōng shēng duó sú xuān.
秋色添禪寂,松聲奪俗喧。
lù xíng xū bì yǐ, fàn shèng huò hū yuán.
路行須避蟻,飯剩或呼猿。
dān bō suí yuán zhù, xún cháng lǎn chū mén.
單缽隨緣住,尋常懶出門。
“單缽隨緣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