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年少卻南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洛陽年少卻南征”全詩
何事奸邪皆倖免,洛陽年少卻南征。
分類:
《悶述二首》華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悶述二首》是宋代詩人華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名叫華岳的詩人內心的憤懣和郁悶之情。盡管這首詩沒有提供具體的情境或事件,但通過華岳對自己的描述,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心境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悶述二首
雁翎未忍刳丁謂,
虎口猶期脫蔡京。
何事奸邪皆倖免,
洛陽年少卻南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華岳的心情為中心,表達了他對社會現實和個人遭遇的不滿和郁悶。
首先,詩中提到了"雁翎未忍刳丁謂",這是華岳對自己的評價。"雁翎"是指為官的徽章,"刳丁謂"意味著剖開自己的心來,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這句話暗示著華岳在官場上不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他感到非常壓抑。
接著,詩中提到"虎口猶期脫蔡京",這是對蔡京的暗指。蔡京是宋代末年的一個權臣,他曾經因為貪污受賄而被定罪,但他在絞刑之前逃脫了。這句詩意味著邪惡的人物竟然能夠逃避懲罰,而正直之人卻受到壓迫和迫害,對此華岳感到非常氣憤。
詩的最后兩句"何事奸邪皆倖免,洛陽年少卻南征"再次強調了華岳的無奈和不滿。"奸邪皆倖免"指的是那些犯罪的人竟然能夠逍遙法外。而華岳作為一個年輕有為的人,卻只能被迫去執行南征的任務,這讓他感到非常沮喪和憤怒。
總體而言,《悶述二首》反映了華岳對社會不公和個人遭遇的不滿情緒,以及他對那些腐敗和邪惡行為的憤懣。這首詩詞通過表達華岳的內心感受,展示了他對時代和社會現實的深思和悲憤,具有一定的抒發情感和批判社會的意味。
“洛陽年少卻南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 shù èr shǒu
悶述二首
yàn líng wèi rěn kū dīng wèi, hǔ kǒu yóu qī tuō cài jīng.
雁翎未忍刳丁謂,虎口猶期脫蔡京。
hé shì jiān xié jiē xìng miǎn, luò yáng nián shào què nán zhēng.
何事奸邪皆倖免,洛陽年少卻南征。
“洛陽年少卻南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