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諸法本來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始知諸法本來無”出自宋代釋智圓的《挽歌詞三首》,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shǐ zhī zhū fǎ běn lái wú,詩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始知諸法本來無”全詩
《挽歌詞三首》
平生宗釋復宗儒,竭慮研精四體枯。
莫待歸全寂無語,始知諸法本來無。
莫待歸全寂無語,始知諸法本來無。
分類:
《挽歌詞三首》釋智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歌詞三首》是宋代釋智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歌詞三首》中文譯文:
第一首:
宿命將釋宗與復宗結合,
費盡心思探索四種語言之枯寂。
無需等待歸家,靜默無言,
方知萬法本來無物。
第二首:
修行路上,追隨先賢的足跡,
擺脫了塵世的牽絆。
我悟到了人生的真諦,
超越了世俗的束縛。
第三首:
婆娑的身影,隨著歲月的流轉,
猶如風中殘落的花瓣。
世間的一切皆是幻象,
唯有內心的寧靜才是真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釋智圓對生命和世界的思考。他在修行中融合了佛家和儒家的思想,通過四種語言的研究,體悟到了法本無物的真理。詩詞中透露出對塵世的超脫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
第一首詩表達了對歸家的期待,但也提到了無需等待歸家,因為真理并非外在的歸宿,而是內心的寧靜和靜默。只有在靜默無言的狀態下,我們才能領悟到法本無物的境界。
第二首詩強調了修行的道路,釋智圓追隨著先賢的足跡,超越了塵世的牽絆。他通過修行,體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超越了世俗的束縛。
第三首詩以婆娑的身影和風中殘落的花瓣為比喻,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世間的幻象。只有超越幻象,尋找內心的寧靜,才能接近真實的存在。
這首詩詞展現了釋智圓深邃的思想和對宇宙法則的領悟。通過對修行和生命的思考,他表達了對超脫塵世的追求和對內心平靜的追尋。
“始知諸法本來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gē cí sān shǒu
挽歌詞三首
píng shēng zōng shì fù zōng rú, jié lǜ yán jīng sì tǐ kū.
平生宗釋復宗儒,竭慮研精四體枯。
mò dài guī quán jì wú yǔ, shǐ zhī zhū fǎ běn lái wú.
莫待歸全寂無語,始知諸法本來無。
“始知諸法本來無”平仄韻腳
拼音:shǐ zhī zhū fǎ běn lái wú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始知諸法本來無”的相關詩句
“始知諸法本來無”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始知諸法本來無”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始知諸法本來無”出自釋智圓的 《挽歌詞三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