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講次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香講次焚”全詩
月憐秋后見,潮愛夜深聞。
古木青陰合,殘云靜片分。
相懷未能去,來雁又成群。
分類:
《寄江上僧》釋智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江上僧》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釋智圓。該詩描繪了詩人在江邊的寺廟中度過晚年的情景,表達了他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江寺期終老,
清香講次焚。
月憐秋后見,
潮愛夜深聞。
古木青陰合,
殘云靜片分。
相懷未能去,
來雁又成群。
詩意:
詩人在江邊的寺廟中度過晚年,他將自己的壽命與蠟燭相比,明白自己的人生已經接近盡頭。他把清香的煙霧比作自己講解佛法的言辭,漸漸燃盡。明月憐惜他在秋天之后才能再次見到,潮水愛聽他在深夜中的低語。古老的樹木合攏著青蔥的蔭涼,離散的云彩安靜地飄散。他們相互懷念,卻未能親自相見,而遷徙的雁群又再次成群結隊地飛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和內心情感。詩人通過對自然元素的描寫,展示了他對江寺生活的喜愛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他將自己的壽命與蠟燭相對照,表達了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生命短暫性的感慨。月亮和潮水則成為他心靈的寄托,給他帶來了安慰和溫暖。古木青陰和殘云靜片的描繪,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寧靜與美好。詩人對友誼的思念之情也貫穿全詩,他渴望與朋友相聚,卻又被現實所阻。來雁成群的描寫,增加了詩詞的情感色彩,使人們對友情和離別產生共鳴。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情的細膩感受。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江寺的美景和內心的情感,使人們在閱讀時能夠產生共鳴和感受到詩人的情感體驗。同時,詩中融入了佛教的元素,展示了作者作為一位僧人的獨特視角和對佛法的理解。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細微而真實的細節,呈現出一種寧靜、深沉的意境,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內心的寧靜和思索。
“清香講次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jiāng shàng sēng
寄江上僧
jiāng sì qī zhōng lǎo, qīng xiāng jiǎng cì fén.
江寺期終老,清香講次焚。
yuè lián qiū hòu jiàn, cháo ài yè shēn wén.
月憐秋后見,潮愛夜深聞。
gǔ mù qīng yīn hé, cán yún jìng piàn fēn.
古木青陰合,殘云靜片分。
xiāng huái wèi néng qù, lái yàn yòu chéng qún.
相懷未能去,來雁又成群。
“清香講次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