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在三湘最遠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謫在三湘最遠州”全詩
如今暫寄樽前笑,明日辭君步步愁。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赴連州途經洛陽諸公置酒相送張員外賈…率爾酬之》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赴連州途經洛陽諸公置酒相送張員外賈…率爾酬之
謫在三湘最遠州,
邊鴻不到水南流。
如今暫寄樽前笑,
明日辭君步步愁。
中文譯文:
我被貶到最遙遠的三湘州,
一只邊鴻也無法飛越這里的南流之水。
如今我在這里暫時寄宿,
在杯前展顏而笑著,
但明天我就要離開你,步步愁苦。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劉禹錫在赴連州的途中經過洛陽,洛陽的諸公們為他設宴送行的場景。詩中以寫景和抒懷相結合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作者通過描述自己謫居在最遙遠的地方,感嘆邊鴻無法飛越那南流的水,表達了自己被貶謫的無奈和孤獨。但同時,作者也在杯前展顏而笑,表示自己在宴會上暫時忘卻憂愁,享受與朋友們的時光。然而,作者也清楚地意識到,明天他將與朋友們分離,將要面臨離別和孤獨的困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宴會的場景,同時透露出作者內心的恐懼和不安。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述作者的謫居和邊鴻無法飛越的情景,強調了作者被困在一個偏遠地方的孤獨感。然而,作者在宴會上的笑容又顯得如此真摯和短暫,更加突出了他即將面臨的困擾和痛苦。這種對比和矛盾的情感展示,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種深刻而復雜的意境,給人以深思與感慨。
“謫在三湘最遠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lián zhōu tú jīng luò yáng zhū gōng zhì jiǔ xiāng sòng zhāng yuán wài jiǎ lǜ ěr chóu zhī
赴連州途經洛陽諸公置酒相送張員外賈…率爾酬之
zhé zài sān xiāng zuì yuǎn zhōu, biān hóng bú dào shuǐ nán liú.
謫在三湘最遠州,邊鴻不到水南流。
rú jīn zàn jì zūn qián xiào, míng rì cí jūn bù bù chóu.
如今暫寄樽前笑,明日辭君步步愁。
“謫在三湘最遠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