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得消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于中得消息”全詩
鳳笙聞夜半,鶴雙認云邊。
煮茗尋安老,披莎訪稚川。
于中得消息,何用買山錢。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會仙巖》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會仙巖》是宋代詩人陶弼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寂寂長冥洞,涓涓漱玉泉。
這座山洞靜謐幽深,小溪涓涓細流,泉水如同玉液般清澈純凈。
鳳笙聞夜半,鶴雙認云邊。
夜半時分,鳳凰與笙音相呼應,象征著祥瑞的吉兆;兩只白鶴在云端邊界飛翔,似乎在確認彼此的歸屬。
煮茗尋安老,披莎訪稚川。
煮茶品味時尋找心靈的寧靜,尋訪一位智者以求得安撫;穿過一片茂密的竹林,尋找一個年輕而天真的地方。
于中得消息,何用買山錢。
在這些經歷中獲得了啟示和消息,這樣的體驗是無法用金錢來購買的。
詩意和賞析:
《會仙巖》描繪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詩中的長冥洞和玉泉象征著寧靜和純凈之地,讓人感受到山水之間的神奇與美好。鳳笙與夜半的聯想,以及鶴雙與云邊的對應,傳達出吉祥和歸屬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詩中的煮茶和尋訪則展示了詩人對內心平靜和智慧的追求。茶的煮制過程暗示著凈化心靈的過程,而尋訪安老和訪稚川則代表著尋找智慧和純真的源泉。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認為真正的智慧和啟示是無法通過金錢來獲得的,它們來自于與自然、心靈和人生的深刻聯系。
整首詩詞以簡練而意境深遠的語言,將自然景觀、神話象征和人生哲理相融合,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和內心追求的向往。這首詩詞給人以寧靜、神秘和思考的空間,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與自然和靈魂的共鳴。
“于中得消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ì xiān yán
會仙巖
jì jì zhǎng míng dòng, juān juān shù yù quán.
寂寂長冥洞,涓涓漱玉泉。
fèng shēng wén yè bàn, hè shuāng rèn yún biān.
鳳笙聞夜半,鶴雙認云邊。
zhǔ míng xún ān lǎo, pī shā fǎng zhì chuān.
煮茗尋安老,披莎訪稚川。
yú zhōng de xiāo xī, hé yòng mǎi shān qián.
于中得消息,何用買山錢。
“于中得消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