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妻連夜補簑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妻連夜補簑衣”全詩
只恐明朝江雪凍,老妻連夜補簑衣。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漁父吟》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父吟》是宋代詩人王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絲籃里的白魚肥,
太陽落下江頭,我換酒歸。
只擔心明天江面被雪凍,
我的老妻連夜補好簑衣。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漁父的生活場景。漁父用竹絲編制的籃子裝滿了肥美的白魚,太陽下山時,他放下漁網,離開江頭,回家喝酒。然而,他內心憂慮明天江面可能被冰雪覆蓋,使得他無法繼續捕魚。因此,他的老妻整夜辛勤地補好了他的簑衣,以便他能夠繼續在冰天雪地中勞作。
賞析:
《漁父吟》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漁父的生活態度和家庭情感。首句“竹絲籃里的白魚肥”直接揭示了漁父的收獲豐富,用“肥”形容魚的狀態,形象生動。第二句“太陽落下江頭,我換酒歸”通過太陽下山和漁父離開江頭的動作,生動地描述了漁父一天的勞作結束,回家享受的愉悅心情。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漁父對未來的擔憂,他害怕江面被冰雪覆蓋,無法繼續捕魚,這對他的生計將會帶來困難。最后一句揭示了他的老妻為了他的利益,不畏寒冷,連夜辛勤地補好他的簑衣,表現出家庭的溫暖和相互扶持。
整首詩詞通過對漁父的生活場景和內心情感的描繪,展現了漁父勤勞、擔憂和家庭的溫馨。作者運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漁父的生活狀態和家庭情感,同時也啟發人們對于生活的思考和珍惜。
“老妻連夜補簑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fù yín
漁父吟
zhú sī lán lǐ bái yú féi, rì luò jiāng tóu huàn jiǔ guī.
竹絲籃里白魚肥,日落江頭換酒歸。
zhǐ kǒng míng cháo jiāng xuě dòng, lǎo qī lián yè bǔ suō yī.
只恐明朝江雪凍,老妻連夜補簑衣。
“老妻連夜補簑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