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兒女樂芳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田家兒女樂芳春”全詩
刲羊擊豕禳瘟鬼,擊鼓焚香賽土神。
分類: 竹枝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茶陵竹枝歌(十首)》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茶陵竹枝歌(十首)》是明代詩人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茶陵地區春天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場景,同時描繪了人們舉行祭祀儀式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楊柳深深桑葉新,
田家兒女樂芳春。
刲羊擊豕禳瘟鬼,
擊鼓焚香賽土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茶陵地區的春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們的生活來展現四月春光的美妙。首先,詩中提到了楊柳和桑樹的新葉,形容了春天的景色如此深深而美麗。接著,詩人描述了農田里的孩子們快樂地歡笑著,享受著春天的芬芳。這表達了農田生活的歡樂和對豐收的期待。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人們舉行祭祀儀式的場景。刲羊擊豕是指用來祭祀的牲畜,通過這種方式驅逐瘟鬼,祈求平安和健康。同時,擊鼓焚香賽土神是指擊鼓、焚香來進行土地神的祭祀儀式,以祈求豐收和土地的保佑。這些祭祀儀式在古代中國的農村社會中非常重要,體現了人們對自然和土地的崇敬和依賴。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農田生活,展示了人們對豐收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們對神靈的信仰和敬畏。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和農田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傳遞了對祭祀儀式和傳統文化的重視。
“田家兒女樂芳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 líng zhú zhī gē shí shǒu
茶陵竹枝歌(十首)
yáng liǔ shēn shēn sāng yè xīn, tián jiā ér nǚ lè fāng chūn.
楊柳深深桑葉新,田家兒女樂芳春。
kuī yáng jī shǐ ráng wēn guǐ, jī gǔ fén xiāng sài tǔ shén.
刲羊擊豕禳瘟鬼,擊鼓焚香賽土神。
“田家兒女樂芳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