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不成斑君始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不成斑君始歸”全詩
行人試看君山竹,竹不成斑君始歸。
分類: 竹枝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長沙竹枝歌(十首)》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沙竹枝歌(十首)》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湘江上的女兒在夕陽下憂愁,
湘江上空,鷓鴣飛翔。
過客們請看君山上的竹子,
竹子沒有變斑駁,你才回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離愁別緒的情感。詩人以湘江的女兒為形象,描繪了她在夕陽下的憂愁心情。湘江上的鷓鴣飛翔,增添了詩詞的意境。詩人邀請過往的行人們觀賞君山上的竹子,并表達了對歸來者的期待和希望。
賞析:
《長沙竹枝歌(十首)》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情感。詩人通過描繪湘江女兒愁落暉和湘江江上鷓鴣飛的景象,將離愁別緒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結合,使詩詞具有深遠的意境。詩人通過邀請行人觀賞君山上的竹子,暗示著他對歸來者的期待和盼望,同時也表達了對歸鄉人士的渴望和思念之情。整首詩詞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湘江的美景和詩人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回味。
“竹不成斑君始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shā zhú zhī gē shí shǒu
長沙竹枝歌(十首)
xiāng jiāng nǚ ér chóu luò huī, xiāng jiāng jiāng shàng zhè gū fēi.
湘江女兒愁落暉,湘江江上鷓鴣飛。
xíng rén shì kàn jūn shān zhú, zhú bù chéng bān jūn shǐ guī.
行人試看君山竹,竹不成斑君始歸。
“竹不成斑君始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