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路投蹤何日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塵路投蹤何日脫”全詩
又不見愧謬遺臭幾千載,當年方丈厭肥滑。
孰得孰失試大觀,較若五味辨甘辣。
冶容媚世吁可憐,羞面雇影自涂抹。
名利物我爭錙銖,語笑詡詡已衷甲。
方嗟天際暮云深,還見墻陰春草茁。
旨哉君詩良起予,重把心事為君說。
百年功名亦漫爾,塵路投蹤何日脫。
分類:
《黃兄宇出示湯丈追和春日詩適有會余情者次韻》杜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兄宇出示湯丈追和春日詩適有會余情者次韻》是宋代杜范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你是否見過西山峻峭,經歷了百年的師傅,
忍受貧困與饑餓,最終采摘蕨菜。
你是否也未曾感到愧疚,留下了千載的臭名,
當年的方丈討厭肥膩的滑嫩之物。
得與失,孰是孰非,需要做出大膽的觀察,
就像辨別五味中的甜辣苦酸咸。
妝容迷人,卻只為了迎合世俗的喜好,
羞怯的面孔被虛假的影子掩蓋。
名利的物質追逐,我爭強好勝,
言語和笑聲已經充滿了虛偽的自負。
方望天際,暮云深沉,
依然能看到墻陰下春草茁壯。
你的詩歌真是有意義,讓我重拾心事,
百年的功名也無所謂,我何時才能脫離塵俗之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富有哲理的畫面,通過對比和對立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的痛苦和浮華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詩中提到了西山百世師傅的形象,強調了他們經歷了百年的艱辛和堅守,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時的方丈厭惡物質的享樂,以及迎合世俗的妝容和言談。這種對比暗示了作者對于追求名利和虛偽的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厭倦。
其次,詩中用"辨甘辣"和"孰得孰失"的比喻,呼應了人們追逐名利的過程中所面臨的選擇和取舍。作者以此表達了對于人生價值觀的思考,提出了對于功名利祿的質疑。
最后,詩中提到了天際的暮云和墻陰下茁壯的春草,這里展現了一種對自然的向往和對寧靜、純樸生活的渴望。詩的結尾表明了作者對于詩歌的信仰和對于內心真實感受的堅守,將詩歌視為表達內心的窗口。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比和比喻的手法,以對人生價值觀和社會現象的思考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于名利追逐和虛偽社會的批判,同時展現了對于自然和詩歌的向往和追求。
“塵路投蹤何日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xiōng yǔ chū shì tāng zhàng zhuī hé chūn rì shī shì yǒu huì yú qíng zhě cì yùn
黃兄宇出示湯丈追和春日詩適有會余情者次韻
jūn bú jiàn xī shān lǐn lǐn bǎi shì shī, rěn qióng shòu è zhōng cǎi jué.
君不見西山凜凜百世師,忍窮受餓終采蕨。
yòu bú jiàn kuì miù yí chòu jǐ qiān zǎi, dāng nián fāng zhàng yàn féi huá.
又不見愧謬遺臭幾千載,當年方丈厭肥滑。
shú dé shú shī shì dà guān, jiào ruò wǔ wèi biàn gān là.
孰得孰失試大觀,較若五味辨甘辣。
yě róng mèi shì xū kě lián, xiū miàn gù yǐng zì tú mǒ.
冶容媚世吁可憐,羞面雇影自涂抹。
míng lì wù wǒ zhēng zī zhū, yǔ xiào xǔ xǔ yǐ zhōng jiǎ.
名利物我爭錙銖,語笑詡詡已衷甲。
fāng jiē tiān jì mù yún shēn, hái jiàn qiáng yīn chūn cǎo zhuó.
方嗟天際暮云深,還見墻陰春草茁。
zhǐ zāi jūn shī liáng qǐ yǔ, zhòng bǎ xīn shì wèi jūn shuō.
旨哉君詩良起予,重把心事為君說。
bǎi nián gōng míng yì màn ěr, chén lù tóu zōng hé rì tuō.
百年功名亦漫爾,塵路投蹤何日脫。
“塵路投蹤何日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