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向朱櫻樹下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起向朱櫻樹下行”全詩
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吳楚歌詞》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楚歌詞》是唐代詩人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庭前春鳥啄林聲,
紅夾羅襦縫未成。
今朝社日停針線,
起向朱櫻樹下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庭院中,春天的鳥兒在林間啄食,發出鳥鳴聲。詩人自己正在縫制一件紅色夾羅襦(服裝),但是還沒有完成。然而,當他聽到社日(古代將軍巡視士卒的日子)的鐘聲響起,他放下了針線,起身去朱櫻樹下散步。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場景,展現了一種閑適和寧靜的氛圍。春天的鳥兒啄食林間的聲音,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同時,紅夾羅襦的縫制也暗示著詩人的閑暇和生活狀態。然而,當社日的鐘聲響起,詩人放下了手中的工作,選擇離開室內,走到朱櫻樹下。這種轉變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渴望,他選擇放下瑣碎的事務,去享受戶外的美景。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情感和行動,通過對自然和個人情感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追求自由和寧靜的意境。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力量,同時也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寧靜和放松。
“起向朱櫻樹下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chǔ gē cí
吳楚歌詞
tíng qián chūn niǎo zhuó lín shēng, hóng jiā luó rú fèng wèi chéng.
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
jīn zhāo shè rì tíng zhēn xiàn, qǐ xiàng zhū yīng shù xià xíng.
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起向朱櫻樹下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