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猶能寄別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死猶能寄別詩”全詩
行輩凋零亡益友,文風寥落失儒師。
在生曾與傳遺像,臨死猶能寄別詩。
月落村空人不見,傷心千古隔幽期。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哭別月村》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別月村》是宋代黃庚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傷感和對失去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交游只有你我相互了解,這位老者為何不憐憫留下我們?
同輩相繼衰落,失去了寶貴的友誼,我也失去了儒學的良師。
在生時,我們曾一同傳承古代先賢的形象,臨死時,他仍能寫下離別的詩篇。
月亮已落,月村空蕩蕩,再也見不到他的身影,讓我傷心,千古以來隔離了我們的期望。
詩意和賞析:
《哭別月村》通過描繪交友深厚、友情珍貴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分別和失去的悲傷之情。詩中的交游只有作者和友人之間相互了解,他們之間的情感純粹而深厚。然而,作者在詩中問道為何老天不憐憫他們,暗示了離別的殘酷和不可避免的現實。
詩中提到了行輩凋零和失去益友,這反映了歲月流轉和友誼的消逝。作者感嘆自己不僅失去了珍貴的友誼,還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儒學導師。這種失去使得作者的文風孤落寥寥,失去了對儒學傳統的指導和啟發。
詩的后半部分強調了離別的痛苦和對友人的思念。在生時,他們共同傳承了古代先賢的形象,展現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承繼。即便是在臨死之際,友人仍能寫下離別的詩篇,展示了他們對友情的深情厚意。
最后兩句詩將焦點轉移到了月亮和村莊。月亮的落下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友人的離去,月村的空蕩蕩則暗示了友人的離去帶來的孤寂和無法彌補的空虛。作者的傷心和思念跨越了千古,隔離了他們曾經期待再次相聚的希望。
《哭別月村》以簡潔而深情的語言,通過描繪友情的失落和離別的傷痛,表達了作者對逝去友人的懷念之情。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引發人們對友情、離別和歲月流轉的思考。
“臨死猶能寄別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bié yuè cūn
哭別月村
jiāo yóu wéi zi dú xiāng zhī, cǐ lǎo tiān hú bù yìn yí.
交游惟子獨相知,此老天胡不憖遺。
háng bèi diāo líng wáng yì yǒu, wén fēng liáo luò shī rú shī.
行輩凋零亡益友,文風寥落失儒師。
zài shēng céng yǔ chuán yí xiàng, lín sǐ yóu néng jì bié shī.
在生曾與傳遺像,臨死猶能寄別詩。
yuè luò cūn kōng rén bú jiàn, shāng xīn qiān gǔ gé yōu qī.
月落村空人不見,傷心千古隔幽期。
“臨死猶能寄別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