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拶倒燈籠柱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拶倒燈籠柱嗔”出自宋代釋崇岳的《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詩句共6個字,詩句拼音為:zā dào dēng lóng zhù chēn,詩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拶倒燈籠柱嗔”全詩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拶倒燈籠柱嗔。
拶倒燈籠柱嗔。
分類: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釋崇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釋崇岳創作的一部詩集。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禪宗境界的領悟。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述一個場景,表達了作者對人們追求名利、物質財富的批判和對修行者追求內心平靜與自由的贊美。作者以寥寥數語,點出了人們對于外在物質享受的追求并沒有真正的內涵和價值,而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來自于內心的寧靜和修行的境地。
賞析:
詩中的“從門入者,不是家珍”意味著進入人世間的人,并不是真正的珍寶,暗示著人們對于名利的執著與追逐并沒有真正的價值。而“拶倒燈籠柱嗔”,則以寓言的手法揭示了人們追求外在物質財富時的焦慮與痛苦。燈籠柱是寺廟中的一種用來掛燈籠的木質構件,作者用“拶倒”形容燈籠柱被打倒的狀態,象征著人們為了名利而追逐物質的過程中,陷入了困頓和痛苦的境地。而“嗔”則是指人們對于得不到所追求的東西而產生的怨恨和不滿情緒。
通過這種形象的描繪,詩人以簡潔有力的語言,傳達了修行者應當超越物質欲望,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的思想。這種思想符合禪宗的核心理念,即通過擺脫對外在世界的執著與追求,達到心靈的解脫和超越。
總的來說,《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寓意深遠的語言,傳達了禪宗思想中對于內心平靜與修行境界的追求。它批判了人們對于名利物質的追逐,同時贊美了修行者對于內心境界的追求與追尋。這首詩具有深刻的哲理內涵,引人深思。
“拶倒燈籠柱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èr shí sān shǒu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cóng mén rù zhě, bú shì jiā zhēn.
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zā dào dēng lóng zhù chēn.
拶倒燈籠柱嗔。
“拶倒燈籠柱嗔”平仄韻腳
拼音:zā dào dēng lóng zhù chēn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拶倒燈籠柱嗔”的相關詩句
“拶倒燈籠柱嗔”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拶倒燈籠柱嗔”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拶倒燈籠柱嗔”出自釋崇岳的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