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里著得四大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耳里著得四大海”全詩
片段白云,綿蠻幽鳥。
靜倚石闌聽,穩拂苔衣臥,此樂只應林下有,人間少。
衲僧家,眼里著得須彌山,耳里著得四大海,聲色堆頭,閑行閑坐,全身入荒草。
分類:
《偈頌一百零二首》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釋宗紹曇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路隔著重重湖泊,一粒塵埃也無法到達。
只見片段的白云,綿延不絕,猶如幽靜的鳥兒。
我靜靜地倚在石闌上傾聽,
輕柔地拂去身上的苔衣,躺臥其中。
這份樂趣只應該在林下存在,人間少有。
作為衲僧的我,
眼中看見須彌山的壯麗景色,
耳中聽聞四大海的浩瀚聲音。
塵世的喧囂、色彩的繁雜,
我閑步閑坐其中,全身融入荒草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寧靜超脫的心境和對人間繁華的超然態度。詩中的重湖、白云、幽鳥等形象,展現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美麗。作者倚在石闌上靜靜傾聽,拂去身上的苔衣,表現出一種超越塵世紛擾的寧靜和清雅。他認為這樣的樂趣只有在深山老林之中才能體驗到,人間很少有這樣的體驗。
作為一位衲僧,作者通過修行和禪悟,眼中看到了須彌山的壯麗景色,耳中聽到了四大海的浩瀚聲音。這種境界的達成使得他對塵世的繁華聲色產生了超然的態度,視之如荒草一樣,閑步閑坐其中。這種心境表現出了作者對于物質欲望的超越和對于自然的親近。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寧靜、超脫的意境,通過與自然的融合和對塵世的超然態度,表達了詩人對于內心自由、心靈寧靜的追求。它呈現出一種超越塵世的生活態度,給人帶來一種寧靜和深思的感覺。
“耳里著得四大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líng èr shǒu
偈頌一百零二首
lù gé zhòng hú, yī chén bú dào.
路隔重湖,一塵不到。
piàn duàn bái yún, mián mán yōu niǎo.
片段白云,綿蠻幽鳥。
jìng yǐ shí lán tīng, wěn fú tái yī wò,
靜倚石闌聽,穩拂苔衣臥,
cǐ lè zhǐ yīng lín xià yǒu, rén jiān shǎo.
此樂只應林下有,人間少。
nà sēng jiā, yǎn lǐ zhe dé xū mí shān,
衲僧家,眼里著得須彌山,
ěr lǐ zhe dé sì dà hǎi, shēng sè duī tóu,
耳里著得四大海,聲色堆頭,
xián xíng xián zuò, quán shēn rù huāng cǎo.
閑行閑坐,全身入荒草。
“耳里著得四大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