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恐污山翁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云恐污山翁耳”全詩
白云恐污山翁耳,重鎖此門不放開。
分類:
《聞竺寺迎號服因成口號》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竺寺迎號服因成口號》是宋代釋宗紹曇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絲客紛紛鼓亂撾,
兩山迎接賜衣來。
白云恐污山翁耳,
重鎖此門不放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僧人寺院的景象。來自四面八方的信徒們紛紛打著鼓亂撾,表示喜迎遠道而來的號服(僧人的禮服)。寺廟的兩座山峰一同迎接號服的賜予。然而,因為擔心白云會弄臟山上的老僧耳朵(比喻塵世的紛擾會干擾修行),寺廟重重地鎖上門,不愿意打開。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寺廟迎接號服的場景,反映了佛教寺院對塵世的超脫追求和對修行的嚴謹態度。絲客紛紛鼓亂撾,象征著信徒們的喜悅和熱情,他們迎接號服的到來,表達了對佛教儀式和傳統的敬重。寺廟的兩座山峰象征著佛教的兩個重要元素:般若(智慧)和方便(利他)。寺廟以兩山迎接號服,顯示了佛教對信仰的堅守和對僧侶行為的認可。
然而,詩中出現的“白云恐污山翁耳”表達了寺廟對外界紛擾的擔憂。白云代表塵世俗念,山翁則代表老僧修行者,他們擔心外界的喧囂和塵埃會影響到僧侶的專注和達到心靈的凈化。因此,寺廟重鎖大門,不愿打開,以保持寧靜和純凈。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文字描繪了寺廟的景象,通過對寺廟迎接號服的場景的描繪,展現了佛教信仰的莊嚴和寺廟的虔誠。作者巧妙地運用寓言手法,將山翁和白云作為象征,表達了對外界紛擾的擔憂和對修行的重視。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體現了宋代佛教詩詞的特點。
“白云恐污山翁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zhú sì yíng hào fú yīn chéng kǒu hào
聞竺寺迎號服因成口號
sī kè fēn fēn gǔ luàn wō, liǎng shān yíng jiē cì yī lái.
絲客紛紛鼓亂撾,兩山迎接賜衣來。
bái yún kǒng wū shān wēng ěr, zhòng suǒ cǐ mén bù fàng kāi.
白云恐污山翁耳,重鎖此門不放開。
“白云恐污山翁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