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為傷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旅為傷神”全詩
高頂上牛羊,空間住狐兔。
行旅為傷神,子孫在何處,飋飋起悲風,蕭騷白楊樹。
分類:
《廢冢》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廢冢》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釋文珦。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廢棄的墓冢,荒涼地被劃過,頹垣已經消失。我們如何知道這里埋葬的是何人?在高高的墓頂上,只有牛羊漫步,而空蕩的空間里,只有狐兔棲居。旅途中的行人為此感到傷神,而那些子孫們又在何處?凄涼的風聲漸漸升起,颯颯作響,蕭瑟的白楊樹在風中搖曳。
這首詩詞以廢棄的墓冢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感慨。詩詞通過描繪一處廢棄的墓地,展示了荒涼和寂寞的景象,以此喚起讀者對逝去時光和人生無常的思考。
在詩詞的第一句中,荒劃沒頹垣的描寫帶給人一種凋敝和廢棄感,暗示著時間的流轉和物是人非的變遷。第二句描述了墓地上的景象,牛羊和狐兔成了唯一的棲居者,凸顯了人跡罕至的荒涼和寂寞。接著,詩人關切地問道:行旅者為何感到傷神?子孫們又在何方?這些問題表達了對過往的關切和對后代的牽掛。
最后兩句以飋飋起悲風、蕭騷白楊樹的描寫,增添了凄涼和悲涼的氛圍。風聲婉轉悲愴,白楊樹在風中搖曳,詩人借景抒發了自己的情感,進一步強調了詩詞的哀怨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廢棄墓地的描繪,表達了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主題,以及對過去和后代的思考和關切。同時,詩詞中凄涼的景象和悲涼的情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發對生命的反思和對歷史的思考。
“行旅為傷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i zhǒng
廢冢
huāng huà méi tuí yuán, zhī shì hé rén mù.
荒劃沒頹垣,知是何人墓。
gāo dǐng shàng niú yáng, kōng jiān zhù hú tù.
高頂上牛羊,空間住狐兔。
xíng lǚ wèi shāng shén, zǐ sūn zài hé chǔ,
行旅為傷神,子孫在何處,
sè sè qǐ bēi fēng, xiāo sāo bái yáng shù.
飋飋起悲風,蕭騷白楊樹。
“行旅為傷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