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留一宿非他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雖留一宿非他得”全詩
雖留一宿非他得,自己靈光本廓通。
分類:
《頌證道歌·證道歌》釋印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頌證道歌·證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釋印肅
中文譯文:
覺即了,不施功,
繞旋三匝恥盧公。
雖留一宿非他得,
自己靈光本廓通。
詩意:
《頌證道歌·證道歌》是釋印肅寫的一首詩詞,傳達了深刻的道教思想。詩中表達了覺悟即能達到解脫,不需要刻意修行;而那些繞著佛像轉三圈的人感到羞恥,因為他們沒有真正領悟到佛法的真諦。即使留宿在佛寺一夜,也不能獲得真正的領悟,因為個人的靈光本來就是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的。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一種超越凡俗的境界。覺悟即了,不需要刻意施展功夫,這是道教追求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詩人以"繞旋三匝"來形容那些機械地行禮參拜的人,暗示他們并沒有真正領悟到佛法的真諦,只是形式主義的表演,因此感到羞恥。詩中提到的"恥盧公"是指一位古代的佛教高僧,通過這一比喻,詩人間接地表達了對形式主義和虛偽行為的批判。
詩的最后兩句"雖留一宿非他得,自己靈光本廓通",表達了一個重要的思想,即個人的靈光本質上是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無論身在何處,只要內心洞悉真理,就能獲得真正的領悟。這種覺悟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束縛,讓人感受到心靈的自由和智慧的光芒。
這首詩通過樸素的語言和簡潔的表達,傳達了深邃的哲理。它引導人們思考超越形式的真理,并對虛偽和形式主義提出質疑。同時,詩中所表達的境界也呼應了道教的追求,鼓勵人們尋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雖留一宿非他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èng dào gē zhèng dào gē
頌證道歌·證道歌
jué jí le, bù shī gōng,
覺即了,不施功,
rào xuán sān zā chǐ lú gōng.
繞旋三匝恥盧公。
suī liú yī xiǔ fēi tā dé,
雖留一宿非他得,
zì jǐ líng guāng běn kuò tōng.
自己靈光本廓通。
“雖留一宿非他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