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個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如個能”全詩
名摸還不似,藏覆又何曾。
虛空闊無工夫掛劍,滄海深有伎倆挑燈。
抖擻頭陀備,玲瓏道者棱。
入閩借問,何如個能。
分類: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朝代:宋代
作者:釋正覺
中文譯文:
這樣的禪師僧人,容貌令人討厭。名頭雖有,實際卻不如所傳。虛空中沒有時間來掛劍,滄海深處卻有技巧來點亮燈火。他們搖曳著頭陀的形象,如同精致的道者的棱角。如果問他們進入福建,他們能夠如何應對呢?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禪師僧人的形象,作者對這些禪師僧人持有一定的批評態度。詩中通過比喻和對比,揭示了他們的真實面貌與外表形象之間的差距。
首先,作者對這些禪師僧人的容貌表達了厭惡之情,稱其為"面目可憎",暗示他們的相貌并不令人愉悅。這種形象的描繪可能與他們的修行方式、舉止或外表裝束等有關。
然后,作者指出這些禪師僧人名頭雖大,但實際上并不如傳聞中那樣了不起,用"名摸還不似,藏覆又何曾"來形容他們虛有其表。這種揭示真相的手法,可能與作者對虛偽和偽裝的不滿有關。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兩個對比的景象:虛空中沒有時間來掛劍,滄海深處卻有技巧來點亮燈火。這種對比可能表達了作者對禪師僧人的修行態度的疑問和批評。作者認為他們在修行上缺乏真實和實質,只是在表面上追求虛無和空洞的形象。
最后,作者運用"抖擻頭陀備,玲瓏道者棱"來形容這些禪師僧人。"抖擻"表示他們搖曳的頭陀形象,而"玲瓏"和"棱"則表達了他們的精致和角度分明的形象。這種描寫可能是在暗示他們對外表的過分追求,而忽視了內心修行的真正意義。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禪師僧人形象的描繪和對其修行方式的質疑,表達了作者對虛偽和偽裝的不滿。它呈現了作者對禪宗修行的思考和對真實與表面之間差距的關注,具有一定的批判意味。
“何如個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 rén bìng huà zhǔ xiě zhēn qiú zàn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zhè yàng shī sēng, miàn mù kě zēng.
這樣師僧,面目可憎。
míng mō hái bù shì, cáng fù yòu hé zēng.
名摸還不似,藏覆又何曾。
xū kōng kuò wú gōng fū guà jiàn, cāng hǎi shēn yǒu jì liǎng tiǎo dēng.
虛空闊無工夫掛劍,滄海深有伎倆挑燈。
dǒu sǒu tóu tuó bèi, líng lóng dào zhě léng.
抖擻頭陀備,玲瓏道者棱。
rù mǐn jiè wèn, hé rú gè néng.
入閩借問,何如個能。
“何如個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