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失樓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處處失樓閣”全詩
可憐傅大士,處處失樓閣。
分類:
《革轍二門》釋重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革轍二門》是宋代禪宗高僧釋重顯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劫火曾洞然,
木人淚先落。
可憐傅大士,
處處失樓閣。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悲涼的景象,以劫火、木人和傅大士為象征,反映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詞中包含了對劫難的體驗、對現實的失望以及對個體命運的關注。
賞析:
詩詞的第一句“劫火曾洞然”,表達了作者曾經歷過災難的深刻感受。劫火指的是破壞和毀滅,洞然則意味著深刻透徹。這句話以劫火為隱喻,暗示了作者對人生中困難和挫折的痛切認知。
接著,詩詞的第二句“木人淚先落”,以木人的形象表達了作者的悲傷和失落。木人代表了生命的虛無和脆弱,而淚水則象征著內心情感的流露。這句描寫通過木人的眼淚先落,把作者內心的痛苦和悲傷表達得更加深刻。
第三句“可憐傅大士”,表達了作者對一個叫傅的大士的同情和憐憫之情。傅大士可能是一個具體的人物,也有可能是一種象征,代表了那些在世間失去了名利地位的人。這句話中的“可憐”一詞表現出了作者對傅大士命運的關切和同情。
最后一句“處處失樓閣”,用以形容傅大士處處失去了居所和地位。樓閣是高聳入云的建筑物,象征著權勢和地位。通過描述傅大士失去樓閣,詩詞傳達了對于社會道德淪喪和人生虛幻的憂慮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劫火、木人和傅大士等意象,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困境和社會現實的思索,同時也凸顯了禪宗思想中對于人生無常和空靈的關注。
“處處失樓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é zhé èr mén
革轍二門
jié huǒ céng dòng rán, mù rén lèi xiān luò.
劫火曾洞然,木人淚先落。
kě lián fù dà shì, chǔ chù shī lóu gé.
可憐傅大士,處處失樓閣。
“處處失樓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