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西來鼻孔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禪與西來鼻孔同”全詩
細納海山聽夜雨,旋栽松竹引秋風。
詩如東野肩頭瘦,禪與西來鼻孔同。
他日寺成君記取,維摩床畫雪巖翁。
分類:
《贈僧妙源新創寶葉庵》宋伯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僧妙源新創寶葉庵》是宋代文人宋伯仁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寶葉庵的景物和寓意,表達了對佛教禪宗修行的贊美和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立錐無地未為窮,
況有三椽似鶴籠。
細納海山聽夜雨,
旋栽松竹引秋風。
詩如東野肩頭瘦,
禪與西來鼻孔同。
他日寺成君記取,
維摩床畫雪巖翁。
這首詩意蘊含深遠,通過寥寥數語展現出寶葉庵的壯麗景色和佛教禪宗的精神內涵。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賞析:
詩的第一句“立錐無地未為窮”,表達了寶葉庵的地勢峻峭,形容庵內寺僧修行的志向遠大,不受世俗之限。
接著,“況有三椽似鶴籠”,描繪了寶葉庵建筑的奇特之處。三椽的建筑形狀宛如鶴籠,給人以飄逸、清凈的感覺。這里通過景物的描寫,把寶葉庵與自然景觀相融合,體現了佛教強調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
下面的兩句“細納海山聽夜雨,旋栽松竹引秋風”,通過細膩的描寫將大自然的景象融入到寶葉庵的修行空間中。細納海山的意象揭示了修行者對自然之聲的敏感,而栽種松竹則象征著修行者在庵內營造寧靜清凈的氛圍,引來秋風吹拂,更加增添了寧靜與靜謐的意境。
接下來的兩句“詩如東野肩頭瘦,禪與西來鼻孔同”,通過詩詞和禪修的對比,表達了作詩與禪修的相通之處。東野指的是東方的文人,以文學才情著稱,而肩頭瘦則暗示著文人修身養性的精神狀態。禪與西來鼻孔同則表達了禪修的境界超越了東方文化的界限,成為普遍的人類精神追求。
最后兩句“他日寺成君記取,維摩床畫雪巖翁”,表達了詩人對寶葉庵未來的祝福和留念之情。詩人希望將來寶葉庵建成之時,能夠銘記他的贊美之詞。維摩床和雪巖翁則是佛教經典中的形象,進一步突出了佛教禪宗的修行意義和對修行者的啟示。
綜上所述,這首詩詞《贈僧妙源新創寶葉庵》通過對寶葉庵景物的描繪和對佛教禪修的贊美,抒發了詩人對禪修境界和自然與人的和諧共處的向往。詩意深遠,賦予了寶葉庵以壯麗、清凈的形象,同時凸顯了詩人對佛教禪宗修行的推崇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禪修和自然的獨特體驗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哲理意味。
“禪與西來鼻孔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ēng miào yuán xīn chuàng bǎo yè ān
贈僧妙源新創寶葉庵
lì zhuī wú dì wèi wèi qióng, kuàng yǒu sān chuán shì hè lóng.
立錐無地未為窮,況有三椽似鶴籠。
xì nà hǎi shān tīng yè yǔ, xuán zāi sōng zhú yǐn qiū fēng.
細納海山聽夜雨,旋栽松竹引秋風。
shī rú dōng yě jiān tóu shòu, chán yǔ xī lái bí kǒng tóng.
詩如東野肩頭瘦,禪與西來鼻孔同。
tā rì sì chéng jūn jì qǔ, wéi mó chuáng huà xuě yán wēng.
他日寺成君記取,維摩床畫雪巖翁。
“禪與西來鼻孔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