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有盈虧應月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信有盈虧應月生”全詩
萬疊銀山橫一線,千撾鼉鼓震重城。
來無源委逢秋盛,信有盈虧應月生。
今古循環曾不涸,談天閎辯豈能名。
分類:
《觀潮三首》蘇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潮三首》是蘇頌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描繪了壯麗的海潮景觀。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海門雙峙隔滄溟,
潮汐翻波勢若傾。
萬疊銀山橫一線,
千撾鼉鼓震重城。
來無源委逢秋盛,
信有盈虧應月生。
今古循環曾不涸,
談天閎辯豈能名。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位于海門的兩座巨石之間的滄海景象。潮水洶涌澎湃,如傾瀉而來,構成了壯觀的景象。海潮如銀山般層疊,橫亙于一條線上,巨大的聲響如千萬只鼉鼓震動著整座城市。潮水的涌動沒有明顯的起源,但在秋天達到了最盛,其漲落與月亮的變化相呼應。這種現象在古代和現代一直循環不息,從未干涸。作者認為,這樣的自然景觀是如此宏偉壯觀,超越了人類的理解和能力。
賞析:
《觀潮三首》以蘇頌特有的豪放筆墨,描繪了海潮的壯麗景象。詩人通過形容潮汐如山般翻滾,以及鼉鼓震動城市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潮水的浩渺和氣勢。同時,詩中提到海潮的來去沒有明顯的源頭,又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和超越人類智慧的力量。詩詞中的"來無源委逢秋盛,信有盈虧應月生"表達了作者對潮汐與月亮之間關系的認識,顯示了他對自然界規律的觀察和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壯觀的自然景觀,表達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只能欣賞自然界的壯麗景觀,但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奧秘。詩人以豪放的筆墨描繪出大自然的偉力,同時也表達了人類的渺小和自然的偉大。整首詩以自然界的景象為主題,通過對海潮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敬畏和思考,使讀者感受到了自然的壯麗與神秘。
“信有盈虧應月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cháo sān shǒu
觀潮三首
hǎi mén shuāng zhì gé cāng míng, cháo xī fān bō shì ruò qīng.
海門雙峙隔滄溟,潮汐翻波勢若傾。
wàn dié yín shān héng yī xiàn, qiān wō tuó gǔ zhèn zhòng chéng.
萬疊銀山橫一線,千撾鼉鼓震重城。
lái wú yuán wěi féng qiū shèng, xìn yǒu yíng kuī yīng yuè shēng.
來無源委逢秋盛,信有盈虧應月生。
jīn gǔ xún huán céng bù hé, tán tiān hóng biàn qǐ néng míng.
今古循環曾不涸,談天閎辯豈能名。
“信有盈虧應月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