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得到山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得到山行”全詩
憐君近南住,時得到山行。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日高睡》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日高睡》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作品。以下是該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高睡,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隔是身如夢,
頻來不為名。
憐君近南住,
時得到山行。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日光映照下的悠閑心境和對自然的向往之情。詩人覺得自己的存在仿佛如同一場夢境,不追求名利。他欣賞身邊的朋友近距離與大自然接觸,并時常能夠有機會去行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賞析:
《日高睡》以簡練的詞語和淡雅的意境展現了詩人的淡泊情懷和對自然的熱愛。首句“日高睡”,以簡潔凝練的四字揭示了詩人的悠閑狀態,暗示他追求寧靜的心靈世界。接下來的兩句“隔是身如夢,頻來不為名”,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漠態度,他不追求浮華的聲名,而更注重內心的安寧與自然的交融。最后兩句“憐君近南住,時得到山行”,表現了詩人對身邊的朋友的羨慕與贊美,他們居住在南方,更靠近大自然,有機會更頻繁地去山中徜徉、感受自然的魅力。
整首詩以簡潔、含蓄的語言勾勒出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自然的向往。通過與身邊的人相比較,詩人表達了一種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渴望,捕捉到了人與自然相互關聯的美好情感。這首詩道出了詩人對于內心寧靜和追求自然之美的態度,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人追求自然與心靈平衡的思想境界。
“時得到山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ì gāo shuì
日高睡
gé shì shēn rú mèng, pín lái bù wéi míng.
隔是身如夢,頻來不為名。
lián jūn jìn nán zhù, shí dé dào shān xíng.
憐君近南住,時得到山行。
“時得到山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