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靜簾疏燕語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晝靜簾疏燕語頻”全詩
柴扉日暮隨風掩,落盡閑花不見人。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晚春》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春》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晝間,簾子輕輕垂下,燕子不斷地啁啾鳴叫,
一對對斗鳥在臺階上翩躚起舞,揚起塵土。
夕陽斜照,柴門在風中漸漸合上,
不見人影,落花慢慢地消逝殆盡。
詩意:
這首詩以春天的黃昏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和聲音,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詩中燕子的鳴叫和斗鳥的飛舞,以及柴門的關上和落花的凋謝,都象征著生命的短暫和無常。整首詩營造了一種靜謐、寂寥的氛圍,帶給讀者一種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深思。
賞析:
《晚春》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春天黃昏時的景象,通過景物的變化和聲音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整首詩詞運用了意象的手法,將燕子的鳴叫、斗鳥的飛舞、柴門的關上和落花的凋謝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詩意更加深遠。作者通過對這些細節的描繪,喚起了讀者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共鳴和思考。
詩詞中的靜謐氛圍和孤寂意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引發了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寓意豐富的意象,表達了人們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感慨。整首詩詞簡潔而有力,語言精煉,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感受。
“晝靜簾疏燕語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chūn
晚春
zhòu jìng lián shū yàn yǔ pín, shuāng shuāng dòu què dòng jiē chén.
晝靜簾疏燕語頻,雙雙斗雀動階塵。
chái fēi rì mù suí fēng yǎn, luò jǐn xián huā bú jiàn rén.
柴扉日暮隨風掩,落盡閑花不見人。
“晝靜簾疏燕語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