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堤愁樹隔中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堤愁樹隔中橋”全詩
想得劉君獨騎馬,古堤愁樹隔中橋。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送劉太白(太白居從善坊)》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劉太白(太白居從善坊)》是元稹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洛陽大底居人少,
從善坊西最寂寥。
想得劉君獨騎馬,
古堤愁樹隔中橋。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洛陽城中一個人稀少的地方——從善坊西,給人一種寂寥的感覺。詩人回憶起了劉君,他孤獨地騎在馬上。在古老的堤岸上,憂郁的樹木擋住了他前往中橋的道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特定的地點和一個特定的人物,表達了一種寂寥孤獨的情感。洛陽大底居人稀少,從善坊西最為寂寥,給人一種冷清的感覺。劉君孤獨地騎在馬上,表現出他也面臨著孤獨和寂寥。古堤和愁樹成為了孤獨的障礙,阻隔了他前往中橋的道路,進一步加深了詩詞中的寂寥意境。
這首詩詞使用簡練的語言,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了一幅寂寥孤獨的場景。通過景物的描繪,詩人傳達了自己的情感,引發讀者對孤獨、寂寥的思考。整首詩詞給人以靜謐的感覺,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一種深沉的情緒。這種情感的傳達是元稹詩歌的特點之一,他常常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展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古堤愁樹隔中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iú tài bái tài bái jū cóng shàn fāng
送劉太白(太白居從善坊)
luò yáng dà dǐ jū rén shǎo, cóng shàn fāng xī zuì jì liáo.
洛陽大底居人少,從善坊西最寂寥。
xiǎng dé liú jūn dú qí mǎ, gǔ dī chóu shù gé zhōng qiáo.
想得劉君獨騎馬,古堤愁樹隔中橋。
“古堤愁樹隔中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