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待江頭明月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悔待江頭明月歸”全詩
早知相憶來相訪,悔待江頭明月歸。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曲江夜歸,聞元八見訪》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曲江夜歸,聞元八見訪》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從進入臺來見面的次數很少,
在班中遠遠地得到了你的禮貌光輝。
早知道你會想起我而來拜訪,
我就后悔在江邊等待明月歸來。
詩意:
《曲江夜歸,聞元八見訪》是一首表達對友誼珍惜和錯失的詩詞。詩人白居易在詩中描述了自己與友人元八之間的相遇與分別。他自嘲地說,進入官場以來,與元八見面的機會很少,但在班中他仍然能感受到元八對他的尊重和禮貌。然而,詩人后悔沒有早些知道元八會來拜訪他,錯過了與友人相聚的機會。他在江邊等待明月歸來,象征著他對友誼的期待和后悔。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友誼的珍貴和對時機的遺憾。詩人通過對自己與友人的交往的描寫,展示了對友誼的渴望和對已經失去的機會的懊悔。詩中運用了夜歸和明月的意象,營造出一種寂寥和思念的氛圍。詩人在江邊等待明月歸來,表達了他對友人出現的期待和對錯過的時機的后悔。整首詩詞雖然簡短,但情感真摯,表達了人們在友情中常常會有的遺憾和思念之情,給人以深思。
“悔待江頭明月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ǔ jiāng yè guī, wén yuán bā jiàn fǎng
曲江夜歸,聞元八見訪
zì rù tái lái jiàn miàn xī, bān zhōng yáo dé yī róng huī.
自入臺來見面稀,班中遙得揖容輝。
zǎo zhī xiāng yì lái xiāng fǎng, huǐ dài jiāng tóu míng yuè guī.
早知相憶來相訪,悔待江頭明月歸。
“悔待江頭明月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