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勝生于野水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勝生于野水中”全詩
不如種在天池上,猶勝生于野水中。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階下蓮》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階下蓮》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詩中寫道:“葉展影翻當砌月,花開香散入簾風。不如種在天池上,猶勝生于野水中。”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蓮花在階下開放的景象。首句“葉展影翻當砌月,花開香散入簾風”形象地描繪了蓮花葉片迎風翻騰的情景,蓮花盛開的花朵香氣飄入簾風中。通過描寫細膩的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于蓮花的贊美之情。
接著,詩人用“不如種在天池上,猶勝生于野水中”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種植在人工池塘里的蓮花比生長在野外的蓮花更加美麗和珍貴。這是因為天池是一個精心打造的環境,經過人工的精心設計和維護,而野外的蓮花則是大自然的恩賜。
整首詩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人工美的謳歌。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比較,展示了蓮花在不同環境下的美麗,同時也表達了對人工勞動和人類智慧的欽佩之情。
中文譯文:蓮葉翻飛如砌月,花開散發入簾風。種植在天池上,勝于生長在野水中。
賞析:這首詩以蓮花為主題,通過描寫蓮花的形態和香氣,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同時,作者也表達了人工勞動和智慧創造的價值。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蓮花的美麗,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人工之美的獨特觀察和領悟。
“猶勝生于野水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ē xià lián
階下蓮
yè zhǎn yǐng fān dāng qì yuè, huā kāi xiāng sàn rù lián fēng.
葉展影翻當砌月,花開香散入簾風。
bù rú zhǒng zài tiān chí shàng, yóu shèng shēng yú yě shuǐ zhōng.
不如種在天池上,猶勝生于野水中。
“猶勝生于野水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