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擬江湖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擬江湖上”全詩
舊句時時改,無妨悅性情。
但令長守郡,不覺卻歸城。
只擬江湖上,吟哦過一生。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詩解》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解》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新的篇章每日都在成長,并非追求聲名。舊的詩句時時改變,無妨滿足心情。然而,讓我長期守在鄉郡之中,不知不覺地歸于城市。只是希望在江湖之上,吟唱度過一生。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對詩歌創作的態度和追求。他認為詩歌創作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不應該追求名利,而是應該隨心所欲地表達個人情感和真實感受。他表示舊的詩句可以隨時修改,沒有關系,只要能滿足自己的心情即可。他也表達了對鄉郡生活和城市生活的對比,以及對江湖漂泊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白居易的詩歌觀念和人生態度。他強調了創作詩歌應該是自然而然的,不應該受到外界的干擾和追求。他將詩歌創作比喻為一種滿足自身情感和性情的表達方式,而非追逐聲名和利益。他認為舊的詩句可以不斷改變和完善,而這種改變并不會對創作產生負面影響。他通過對鄉郡和城市的對比,抒發了對安逸生活和自由漂泊生活的思考和向往。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豁達和灑脫,表達了對自由創作和獨立生活的追求。它鼓勵詩人堅持自己的創作原則,不受外界干擾,用心去體驗和表達人生的真實感受。
“只擬江湖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jiě
詩解
xīn piān rì rì chéng, bú shì ài shēng míng.
新篇日日成,不是愛聲名。
jiù jù shí shí gǎi, wú fáng yuè xìng qíng.
舊句時時改,無妨悅性情。
dàn lìng zhǎng shǒu jùn, bù jué què guī chéng.
但令長守郡,不覺卻歸城。
zhǐ nǐ jiāng hú shàng, yín é guò yī shēng.
只擬江湖上,吟哦過一生。
“只擬江湖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