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潮才落晚潮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早潮才落晚潮來”全詩
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潮》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潮》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描寫了海潮的流動以及人生的變遷。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早潮才落晚潮來,
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獨光陰朝復暮,
杭州老去被潮催。
詩詞的詩意是通過描繪海潮的浩蕩變化,傳達了時間的飛逝和人生的變遷。早晨海潮剛退去,晚上又會回潮,一個月中海潮的漲落已經發生了六十次。這種變化不僅僅是白天與黑夜的交替,更是時間的推移造成的。詩人以杭州為例,表示時間的流逝對杭州這座城市的影響,不斷被海潮催促著老去。
這首詩通過對海潮的描繪,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深刻感嘆,強調了人生的短暫和無法逆轉的變遷。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寓意著人生的無常和不可控制性。詩中的海潮象征著時間的流逝,給人以警示和反思,對于人們應該珍惜時間,抓住當下有著積極的啟示。
整體賞析來說,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寫,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思考。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抒發了他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傳達了警醒人們珍惜時間的重要意義。這首詩以平實的語言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的短暫性的思考,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早潮才落晚潮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潮
zǎo cháo cái luò wǎn cháo lái, yī yuè zhōu liú liù shí huí.
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
bù dú guāng yīn cháo fù mù, háng zhōu lǎo qù bèi cháo cuī.
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早潮才落晚潮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