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渡流澌擁渭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渡流澌擁渭橋”全詩
上陽落葉飄宮樹,中渡流澌擁渭橋。
出早冒寒衣校薄,歸遲侵黑酒全消。
如今不是閑行日,日短天陰坊曲遙。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馬上晚吟》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馬上晚吟》
人少街荒已寂寥,
風多塵起重蕭條。
上陽落葉飄宮樹,
中渡流澌擁渭橋。
出早冒寒衣校薄,
歸遲侵黑酒全消。
如今不是閑行日,
日短天陰坊曲遙。
中文譯文:
街上人稀,冷落寂寥,
風多塵起,凄涼沉郁。
上陽時節,落葉飄零宮樹上,
過中渡口,湍急的水擁堵著渭橋。
出門早了,冒著寒冷,衣服不厚實,
歸來晚了,黑夜侵襲,喝酒完全解乏。
如今不適合閑逛的日子,
白天短暫,天空陰沉,街巷遙遠。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晚上騎馬外出的景象。街上人很少,荒涼寂寥,風吹起塵土,給人一種凄涼悲愴的感覺。上陽時節,宮樹上的落葉隨風飄零,描述了秋天的景象;而中渡處的渭橋上,水流湍急,擁堵了橋梁。作者經歷了早出晚歸,早上出門時感受到的是絲絲寒意、衣服薄涼,而晚上歸來時則遇到了漆黑的夜色,喝酒消除疲勞。作者認為現在不適合閑逛,因為白天時間短暫,天空陰沉,街巷遠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冷落的街道和凄涼的風景,傳達了一種孤獨、迷茫的情感。借著描寫上陽落葉飄飛和中渡橋上的水波激蕩,把這種情感表達到極致。作者在寥落的晚上騎馬出行,思緒萬千,感受到了時光的短暫和人生的無奈。整體氛圍凄涼蕭條,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傷。同時,通過精練的文字和獨特的意境,也展示了白居易深厚的寫作功力。
“中渡流澌擁渭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 shàng wǎn yín
馬上晚吟
rén shǎo jiē huāng yǐ jì liáo, fēng duō chén qǐ zhòng xiāo tiáo.
人少街荒已寂寥,風多塵起重蕭條。
shàng yáng luò yè piāo gōng shù,
上陽落葉飄宮樹,
zhōng dù liú sī yōng wèi qiáo.
中渡流澌擁渭橋。
chū zǎo mào hán yī xiào báo, guī chí qīn hēi jiǔ quán xiāo.
出早冒寒衣校薄,歸遲侵黑酒全消。
rú jīn bú shì xián xíng rì, rì duǎn tiān yīn fāng qū yáo.
如今不是閑行日,日短天陰坊曲遙。
“中渡流澌擁渭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