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搖北風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庭搖北風柳”全詩
已乘千里興,還撫一弦琴。
庭搖北風柳,院繞南溟禽。
累宿恩方重,窮秋嘆不深。
分類:
作者簡介(盧照鄰)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宿玄武二首》盧照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玄武二首
方池開曉色,圓月下秋陰。
已乘千里興,還撫一弦琴。
庭搖北風柳,院繞南溟禽。
累宿恩方重,窮秋嘆不深。
中文譯文:
在玄武寺過夜(其一)
朝陽初升,方池的水波動如彩。
明月高懸,秋天的陰云下。
我已踏上千里之行,但回來時只撫弄了一曲琴音。
庭院中的柳樹被北風晃動,而南方的湖鳥環繞著庭院。
多次宿于此地,感受到深厚的恩寵,望著窮盡的秋季,心中感慨萬分。
在玄武寺過夜(其二)
明亮的天色中,方池的水波跳動,景色宜人。
圓圓的月亮照耀下,秋天的陰云蓋過寺院。
我已乘坐著船渡過千里,尋找一絲興趣,卻只彈了一曲琴音。
庭院的柳樹在北風中搖擺,湖鳥在院子周圍飛翔。
我多次在這里宿營,深深地感受到別人給予的恩寵。
然而,當秋天變得一無所有時,我深深地感嘆起來。
詩意和賞析:
《宿玄武二首》是唐代詩人盧照鄰的作品,通過描寫玄武寺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展現了作者對秋季的思考和感慨。
詩歌以對比手法構建,首句描述了方池在早晨的美景,表現出美麗宜人的景色。接著,描寫了明亮的圓月照耀下,秋天的陰云給寺院帶來的幽暗氛圍,呼應了詩題中“曉色”和“秋陰”的意象。
詩人在第三、四句中表達了自己乘坐船旅行的心情,卻只撫弄了一曲琴音。這里使用“千里興”來形容詩人的旅行,表達了他在尋找興趣和冒險中的孤獨和失意。而只撫弄一弦琴,則是詩人懷舊的表現,也可理解為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
接下來的兩句,通過描寫庭院中被北風搖擺的柳樹和院子周圍的湖鳥,展現了詩人所處的環境,強化了詩歌中秋季的意境。
最后兩句詩重點表達了詩人在這里多次宿營的感受,稱之為“累宿恩方重”,并借秋季的終結來表達自己的感慨和深思。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結合詩人的感受和思考,展示了秋季景色的變化和詩人內心世界的感悟。同時,通過對描寫對象和情感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秋季的獨特感慨,以及對自己旅行中的孤獨和思考的表達。
“庭搖北風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xuán wǔ èr shǒu
宿玄武二首
fāng chí kāi xiǎo sè, yuán yuè xià qiū yīn.
方池開曉色,圓月下秋陰。
yǐ chéng qiān lǐ xìng, hái fǔ yī xián qín.
已乘千里興,還撫一弦琴。
tíng yáo běi fēng liǔ, yuàn rào nán míng qín.
庭搖北風柳,院繞南溟禽。
lèi sù ēn fāng zhòng, qióng qiū tàn bù shēn.
累宿恩方重,窮秋嘆不深。
“庭搖北風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