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歸花發杏桃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歸花發杏桃春”全詩
未有片言驚后輩,不無慚色見同人。
每登公宴思來日,漸聽鄉音認本身。
何幸致詩相慰賀,東歸花發杏桃春。
《初及第歸酬孟元翊見贈》章孝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及第歸酬孟元翊見贈
六年衣破帝城塵,
一日天池水脫鱗。
未有片言驚后輩,
不無慚色見同人。
每登公宴思來日,
漸聽鄉音認本身。
何幸致詩相慰賀,
東歸花發杏桃春。
中文譯文:
六年來,身著破爛的衣袍,被帝城的塵埃所覆蓋,
一天我來到天池,清澈的水波中洗去了我的塵垢。
尚未有一言語驚動后輩,
卻也不能不感到慚愧地見到前輩。
每次參加公宴我就想起將來的日子,
漸漸地聽到了家鄉口音,認識了自己。
何等幸福,寫下這首詩來相互慰問,
東歸的路上,花兒已經盛開了,杏樹和桃樹都是春天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宰相章孝標在初次及第后回應孟元翊給他的贈詩。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六年來辛勤學習的艱辛和在京城過得艱難的生活,借以映襯他初次及第時的喜悅和驕傲。第三四句表示作者雖然初次及第,卻沒有因此變得驕橫,而是對后輩們充滿敬畏和謙虛。第五句表明了作者思念家鄉和追求自我認同的心情。第六句意味著作者有幸能夠寫詩與友人互相慰問,表達自己對歸鄉的期待,并借東歸之喜比喻自己的前途光明。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初次及第的歡喜和對家鄉的思念,在表露自己的喜悅時卻又不失謙虛,體現了作者的深情與品德。詩人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展示了一位文人士子在追求理想的路上的堅持和奮斗,也表達了對家鄉和友情的依戀之情。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散發出一種樸實、自信與深情的韻味,充滿了對未來的樂觀和期待。
“東歸花發杏桃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jí dì guī chóu mèng yuán yì jiàn zèng
初及第歸酬孟元翊見贈
liù nián yī pò dì chéng chén, yī rì tiān chí shuǐ tuō lín.
六年衣破帝城塵,一日天池水脫鱗。
wèi yǒu piàn yán jīng hòu bèi,
未有片言驚后輩,
bù wú cán sè jiàn tóng rén.
不無慚色見同人。
měi dēng gōng yàn sī lái rì, jiàn tīng xiāng yīn rèn běn shēn.
每登公宴思來日,漸聽鄉音認本身。
hé xìng zhì shī xiāng wèi hè, dōng guī huā fā xìng táo chūn.
何幸致詩相慰賀,東歸花發杏桃春。
“東歸花發杏桃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