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曾不在生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留心曾不在生涯”全詩
楚老只應思入境,吳兒從此去移家。
館依高嶺分樟葉,路出重江見葦花。
務退唯當吟詠苦,留心曾不在生涯。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送饒州張使君》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饒州張使君》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白頭作為郡守,在清秋時分離別,
南行山水之間,豈能感到舍不得。
楚國的老人只應思念他的家鄉,
吳國的年輕人從此離開家園。
他的官館依偎在高山峻嶺間,分布著茂密的樟樹。
他的旅途經過長江,看到了盛開的蘆葦花。
他努力退隱,只有吟詠詩詞才能解愁苦,
他留心修養,從未將心思放在職位上。
詩意:
這首詩詞是朱慶馀送別饒州的張使君的作品。張使君是朱慶馀的友人,他因為工作調動而離開饒州,這首詩是朱慶馀為他送行而寫的。詩中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朱慶馀通過描繪離別時的景物和情感,展現了他對友人的深厚情誼。他描述了白發的張使君離開郡守職位,以及他們在秋天離別的場景。朱慶馀用山水和地域的形象,表達了友人離開的無奈和心情的起伏。
詩中提到的楚國和吳國,分別代表了張使君的故鄉和朱慶馀的故鄉。楚老只應思入境,吳兒從此去移家,表達了張使君離開故鄉而思念家鄉的心情,以及朱慶馀離開吳國而遷徙他處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繪離別時的景物和情感,展示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詩中運用了山水和地域的意象,增加了詩的意境和情感的張力。通過描繪白發的張使君離開郡守職位和在秋天離別的場景,詩人表達了離別的無奈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楚國和吳國作為地域的象征,突出了詩人和友人的背景和情感的紐帶。楚老只應思入境,吳兒從此去移家,展示了張使君離開故鄉而思念家鄉的心情,以及朱慶馀離開吳國而遷徙他處的心情。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通過對離別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友人和故鄉的眷戀之情。它展示了唐代詩人的才華和對人情世故的敏感,是一首觸動人心的佳作。
“留心曾不在生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ráo zhōu zhāng shǐ jūn
送饒州張使君
bái tóu wèi jùn qīng qiū bié, shān shuǐ nán xíng qǐ jué shē.
白頭為郡清秋別,山水南行豈覺賒。
chǔ lǎo zhǐ yīng sī rù jìng,
楚老只應思入境,
wú ér cóng cǐ qù yí jiā.
吳兒從此去移家。
guǎn yī gāo lǐng fēn zhāng yè, lù chū zhòng jiāng jiàn wěi huā.
館依高嶺分樟葉,路出重江見葦花。
wù tuì wéi dāng yín yǒng kǔ, liú xīn céng bù zài shēng yá.
務退唯當吟詠苦,留心曾不在生涯。
“留心曾不在生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