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頭塵土漸無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筆頭塵土漸無痕”全詩
何物賴君千遍洗,筆頭塵土漸無痕。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池州清溪》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池州清溪》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條清溪,以及詩人在這條溪邊自然景觀中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早晨到黃昏,我常來到清溪邊,
無數個秋天,我的白發逐漸增多。
這全賴于你千次洗凈,
我的書桌上的塵土逐漸消失無蹤。
詩詞表達了詩人在此地長久停留,早晨到黃昏不輟地來到清溪邊,通過觀察池州清溪的變化,借以反映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在詩中,詩人將自身的白發生活與待人接物聯系起來,與自然景觀相互依托,以此來表達對光陰易逝的感嘆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
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美麗的自然景觀,清溪流過,周圍透著一片寧靜祥和的氛圍。通過這條清溪,詩人向讀者傳遞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詩中的白發暗示著時間的流逝,每一根白發都承載著歲月沉淀的痕跡,但同時,詩人也看到了歲月無法抵擋的力量,以及在時間消磨中人生智慧的積累和成長。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以及與自身經歷的聯系,喚起了讀者對于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共鳴。在靜謐的環境中,詩人以自己的思考和感嘆勾勒出一個精美的畫面,讓人們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也感嘆光陰易逝、生命無常。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哲理和詩人的情感。
“筆頭塵土漸無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í zhōu qīng xī
池州清溪
nòng xī zhōng rì dào huáng hūn, zhào shù qiū lái bái fà gēn.
弄溪終日到黃昏,照數秋來白發根。
hé wù lài jūn qiān biàn xǐ, bǐ tóu chén tǔ jiàn wú hén.
何物賴君千遍洗,筆頭塵土漸無痕。
“筆頭塵土漸無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