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暫別醉鄉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時暫別醉鄉來”全詩
心憶郡中蕭記室,何時暫別醉鄉來。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山中寄盧簡求》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寄盧簡求
竹西池上有花開,
日日幽吟看又回。
心憶郡中蕭記室,
何時暫別醉鄉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一首山水田園詩,以寫景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鄉野生活的向往和對友人離別的思念之情。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山中竹西池畔的景色,池畔上開著花朵,每天詩人都在這里靜靜地吟誦,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心靈深處。這里的“幽吟”一詞可以理解為詩人在安靜祥和的環境中默默地吟詠,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自然的力量。這種與自然的交融和對靜謐生活的向往是唐代山水田園詩常見的主題。
接著,詩人回憶起了蕭記室,表達了對好友盧簡求的思念之情。蕭記室可能是詩人們經常聚會談天說地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們共同的朋友盧簡求的住處。詩人在文中提到心中時常想念著這個地方,同時也渴望能暫別自己居住的醉鄉,前往郡中與友人重逢。這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友誼聚會的向往。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的鄉愁情感和對友誼和田園生活的向往之情,形象地描繪了山中寂靜的景色,讓人感受到了寧靜與安詳的美好。
“何時暫別醉鄉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jì lú jiǎn qiú
山中寄盧簡求
zhú xī chí shàng yǒu huā kāi, rì rì yōu yín kàn yòu huí.
竹西池上有花開,日日幽吟看又回。
xīn yì jùn zhōng xiāo jì shì, hé shí zàn bié zuì xiāng lái.
心憶郡中蕭記室,何時暫別醉鄉來。
“何時暫別醉鄉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