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知一日終非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知一日終非主”全詩
豈知一日終非主,猶自如今有怨聲。
分類:
作者簡介(孟遲)
孟遲(約公元八五九年前后在世)字遲之,(全唐詩云:一作升之;文獻通考作孟達。字叔之)唐朝平昌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宣宗大中末前后在世。有詩名,尤工絕句。與顧非熊甚相得,于會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同舉進士第。亦與杜牧友善,遲至池州,牧作詩送之。
《吳故宮》孟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故宮
越女歌長君且聽,
芙蓉香滿水邊城。
豈知一日終非主,
猶自如今有怨聲。
中文譯文:
吳故宮
越女唱歌,請你一會兒傾聽,
水邊城市彌漫著芙蓉的香氣。
誰能知道,一天會變成他人的,
如今依然有怨恨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遲創作的,描繪了吳故宮的悲涼景象。
首先,詩中越女唱歌,引起了詩人的注意。越女是吳地的民間女子,在歌唱時表達了她們對故宮的眷戀和懷念之情。她們歌聲中的芙蓉香氣,給整個水邊城市帶來了濃郁的氣息。
然而,詩人卻感嘆,誰能知道一天會變成別人的?這里指的是吳故宮,曾經是吳王的居所,但現在卻不再是主宰之地。詩人對故宮的寂寥和變遷深感痛惜。
最后,詩人提到,即使如今已經不作為宮殿,仍然有人們對故宮的怨恨的聲音存在。這可能是指人們對故宮被拋棄或遺忘的不滿。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故宮的留戀之情,以及對歷史變遷和棄宮之殤的思考。通過描繪越女唱歌和對故宮的描述,詩人展現了一種悲涼和無奈的情感。吳故宮的變遷象征著時光流轉和人事易位,詩人以此表達了對歷史滄桑和遺憾的抱怨。
“豈知一日終非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gù gōng
吳故宮
yuè nǚ gē zhǎng jūn qiě tīng, fú róng xiāng mǎn shuǐ biān chéng.
越女歌長君且聽,芙蓉香滿水邊城。
qǐ zhī yī rì zhōng fēi zhǔ, yóu zì rú jīn yǒu yuàn shēng.
豈知一日終非主,猶自如今有怨聲。
“豈知一日終非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