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日含毫有所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盡日含毫有所思”全詩
記得玉人初病起,道家妝束厭禳時。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黃蜀葵》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蜀葵》
煙黃新嫩,如同要妝束,欲題詩時,一天都猶豫著。
記得當初,仙人初次病倒,他對于儀容打扮,
厭煩于妖術來消隱。
中文譯文:
《黃蜀葵》
如煙的黃色嫩花,仿佛是要化妝打扮,
懷著寫詩的念頭,一整天都在猶豫。
我還記得,那位玉人初次生病起床,
對妝束的厭惡,不再使用妖術來掩飾。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戀人生病期間的情景。黃蜀葵的花朵色彩鮮艷,象征著生命的活力和美麗。作者在思考是否要為戀人寫下一首詩,但他猶豫不決。他回憶起戀人初次生病時的情景,感慨戀人從此拒絕使用妝束,厭倦了浮華和表面的東西。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黃蜀葵花朵為基礎,通過對比寄托了作者內心對于戀人生病和她拋棄妝束的情感表達。作者將黃蜀葵的色彩、嫩芽和遲疑不決的心情相結合,展示了他對于戀人的思念和回憶。同時,通過對戀人嫌棄妝束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于塵世虛華的厭倦和對真實內在美的追求。這首詩以唐代詩詞特有的意象和音韻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展現出深厚的文學功底。
“盡日含毫有所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shǔ kuí
黃蜀葵
jiāo huáng xīn nèn yù tí shī, jǐn rì hán háo yǒu suǒ sī.
嬌黃新嫩欲題詩,盡日含毫有所思。
jì de yù rén chū bìng qǐ, dào jiā zhuāng shù yàn ráng shí.
記得玉人初病起,道家妝束厭禳時。
“盡日含毫有所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