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時不作禰衡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時不作禰衡死”全詩
明時不作禰衡死,傲盡公卿歸九泉。
分類:
作者簡介(段成式)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晚唐鄒平人,唐代著名志怪小說家,約生于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鄒平郡公,工詩,有文名。在詩壇上,他與李商隱、溫庭筠齊名。段成式信佛讀經,飲酒賦詩唱和,以解其憂,詩中多流露出超脫世俗的消極情緒。
《哭李群玉》段成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李群玉》是唐代段成式創作的一首詩詞,主要描述了李群玉這位才子佳人在酒宴中的英雄氣概和非凡才華。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喝酒時,在詩酒之間度過了三十年,
在浩浩蕩蕩的唐朝世界里盡情游走。
他們沒能活到楊修那個時代,
傲然歸入了地府的公卿之列。
詩意:
這首詩詞以悼念李群玉的境況為中心,表達了對李群玉在世時的崇敬和惋惜之情。詩人表達了對李群玉的敬佩之情,他是一個有著才情和勇氣的人。詩中還暗指了一種時代更迭和才子佳人的無常命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李群玉的敬仰和贊美。詩中將李群玉比作一個才子佳人,出色的詩文功底讓他在酒宴中縱橫自如,三十年來一直默默耕耘。然而,時代更迭,他沒能活到楊修那個時代,不得不死去。最后兩句傲盡公卿歸九泉,是指李群玉傲然離世,成為已故的貴族,與公卿一起入土為安。
整首詩詞以深沉的哀思和哀悼之情為主題,流露出對英年早逝的李群玉的惋惜之情。詩詞通過對李群玉的歌頌,表達了詩人對才子佳人的敬仰和對時光更替的感嘆。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短暫、命運無常的主題。
“明時不作禰衡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lǐ qún yù
哭李群玉
jiǔ lǐ shī zhōng sān shí nián, zòng héng táng tū shì xuān xuān.
酒里詩中三十年,縱橫唐突世喧喧。
míng shí bù zuò mí héng sǐ, ào jǐn gōng qīng guī jiǔ quán.
明時不作禰衡死,傲盡公卿歸九泉。
“明時不作禰衡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