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館誰將候火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館誰將候火迎”全詩
寒澗渡頭芳草色,新梅嶺外鷓鴣聲。
郵亭已送輕車發,山館誰將候火迎。
落日千峰轉迢遞,知君回首望高城。
分類:
作者簡介(李郢)
李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御史。詩作多寫景狀物,風格以老練沉郁為主。代表作有《南池》、《陽羨春歌》、《茶山貢焙歌》、《園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驛》、《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畫鼓》、《曉井》等,其中以《南池》流傳最廣。
《送劉谷》李郢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劉谷》
村橋西路雪初晴,云暖沙干馬足輕。
寒澗渡頭芳草色,新梅嶺外鷓鴣聲。
郵亭已送輕車發,山館誰將候火迎。
落日千峰轉迢遞,知君回首望高城。
中文譯文:
村里的橋西路上,初晴時下起了雪,陽光照耀下,沙地上的雪已經融化,馬蹄輕盈地行進。
寒冷的溪澗渡口,草地上散發著芳香的氣息,新梅嶺外傳來鷓鴣鳥的鳴叫聲。
郵亭已經送走了輕車,山館里等待誰來迎接火車。
太陽落下,千峰轉瞬變幻,你知道嗎,我回頭望著高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送別的場景,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與道路上的活動,給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覺。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借以表達對友人的深情思念和美好祝福。
詩的開頭,描述了冬天天空晴朗的景象,村橋的路上下了一場雪,而陽光的照射下,沙地上的雪已經開始化開,溫暖的氣候使得馬蹄的聲音輕盈而富有節奏感。這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化,傳達了詩人對友人旅行安全和順利的祝愿。
接著,詩人描繪了溪澗渡口的景象,渡口附近的芳草隨著春天的來臨而變得更加繁茂,并散發出令人心曠神怡的香氣。同時,從嶺外傳來鷓鴣鳥的鳴叫聲,增添了一份和諧與宜人的氛圍。通過這些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友人旅途愉快、歡樂的祝福。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送別的情景。郵亭已經送走了輕車,友人已經踏上旅途。山館中等待的是誰來迎接火車呢?這里給人以一種神秘、期待的感覺。太陽逐漸落下,山巒在夕陽的映照下變幻莫測。最后的兩句“知君回首望高城”,暗示了友人旅行的目的地,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場景的描繪為主,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細致的描寫,給人以美麗、和諧的感覺。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中的變化,把對友人的思念與祝福融入其中,使整首詩具有情感的深度和溫暖的情懷。
“山館誰將候火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iú gǔ
送劉谷
cūn qiáo xī lù xuě chū qíng, yún nuǎn shā gàn mǎ zú qīng.
村橋西路雪初晴,云暖沙干馬足輕。
hán jiàn dù tóu fāng cǎo sè,
寒澗渡頭芳草色,
xīn méi lǐng wài zhè gū shēng.
新梅嶺外鷓鴣聲。
yóu tíng yǐ sòng qīng chē fā, shān guǎn shuí jiāng hòu huǒ yíng.
郵亭已送輕車發,山館誰將候火迎。
luò rì qiān fēng zhuǎn tiáo dì, zhī jūn huí shǒu wàng gāo chéng.
落日千峰轉迢遞,知君回首望高城。
“山館誰將候火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