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毛猶傍水花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墜毛猶傍水花飛”全詩
遼東舊事今千古,卻向人間葬令威。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悼鶴》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悼鶴》是唐代詩人皮日休的作品。詩人以哀思之情,吟詠了一段描寫遼東舊事的詩篇。
詩中描述了一只鶴飛落在水面上,水花飛濺,正值朝朝上朝的時候,作者悲痛欲絕,淚水滿面。詩人以鶴為象征,將其與遼東舊事聯系起來,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
"莫怪朝來淚滿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痛和傷感,他傾訴出淚水滿面的景象。"墜毛猶傍水花飛"則通過描繪落在水面上的鶴毛,再次凸顯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思念,以及時光流轉的無可逆轉。
"遼東舊事今千古"這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遼東舊事被視為千古傳世之物,再次渲染了時光的無情。"卻向人間葬令威"則意味著遼東舊事已成為過去,它的輝煌已被埋葬在人們的記憶中。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遼東舊事的懷念之情,通過鶴的形象將詩人的悲傷與詩人對逝去時光的追憶相聯系。詩意深沉,表達了對光陰流逝不可挽回的感慨,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的主題。
這首詩的賞析在于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過去時光的追憶之情的抒發,激發讀者的思考和共鳴。它將個體的悲傷與整個時代的滄桑巨變相結合,給人以深沉的思考和觸動。
“墜毛猶傍水花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hè
悼鶴
mò guài zhāo lái lèi mǎn yī, zhuì máo yóu bàng shuǐ huā fēi.
莫怪朝來淚滿衣,墜毛猶傍水花飛。
liáo dōng jiù shì jīn qiān gǔ, què xiàng rén jiān zàng lìng wēi.
遼東舊事今千古,卻向人間葬令威。
“墜毛猶傍水花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