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千馀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寥落千馀里”全詩
井邑初安堵,兒童未長成。
涼風吹古木,野火燒殘營。
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復清。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過申州作》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經過申州,
萬人曾戰死,
少數人得免于戰亂。
申州初步恢復安寧,
兒童尚未長大。
涼風吹過古老的樹木,
野火燒毀了營地的殘骸。
這片土地荒涼而遼遠,
山巒高聳,水源清澈。
詩意:
這首詩是描寫經過申州的景象和情感的。申州曾經歷戰火洗禮,許多人在戰斗中犧牲,只有少數幸存者免于殺戮。然而,盡管申州初步恢復了安寧,但仍有許多困境存在。兒童們還沒有來得及長大,整個地方顯得荒涼和凄涼。涼風吹過古老的樹木,野火燒毀了曾經的營地,給人一種蕭瑟的感覺。盡管經歷了戰亂,這片土地依然保持著高山和清澈的水源,展示了生命的頑強和希望的存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申州經歷戰亂后的景象。通過對萬人戰死和少數人幸存的對比,詩人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人們的福禍悲喜。詩中運用了涼風吹古木和野火燒殘營的意象,展示了戰爭帶來的破壞和衰敗。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希望,如山高水復清的描繪,表達出申州依然有著生機和希望。整首詩凄涼而有力度,通過對景物描繪的對比和意象的運用,深情地揭示了戰爭帶來的損害和人們對和平的渴望。
“寥落千馀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shēn zhōu zuò
過申州作
wàn rén céng sǐ zhàn, jǐ hù miǎn dāo bīng.
萬人曾死戰,幾戶免刀兵。
jǐng yì chū ān dǔ, ér tóng wèi cháng chéng.
井邑初安堵,兒童未長成。
liáng fēng chuī gǔ mù, yě huǒ shāo cán yíng.
涼風吹古木,野火燒殘營。
liáo luò qiān yú lǐ, shān gāo shuǐ fù qīng.
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復清。
“寥落千馀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