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愁塵土撲神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愁塵土撲神仙”全詩
不道樓臺無錦繡,只愁塵土撲神仙。
魚銜嫩草浮池面,蝶趁飛花到酒邊。
日暮驊騮相擁去,幾人沉醉失金鞭。
分類:
作者簡介(章碣)
章碣(836—905年),唐代詩人,字麗山,章孝標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進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長沙攜邵安石(廣東連縣人)來京,高湘主持考試,邵安石及第。
《觀錫宴》章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觀朝宴
朝堂上盈滿了朱紫的華服人物,紅杏綠草映照在宴會的場景之中。雖沒有奢華的樓閣,只是擔心灰塵撲在神仙般的人物身上。魚咬著嫩草漂浮在池面上,蝴蝶挾飛花來到酒邊。太陽下山了,駿馬相互擁抱著帶走了宴會,只剩下幾人醉倒在地失去了金鞭。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盛大的朝宴場景,朝堂上擠滿了人物,華服鮮艷,熱鬧繁忙。雖然沒有奢華的建筑裝飾,但是景色依然美麗,宴會仍然精彩。詩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擔憂,同時也呈現了時間的流轉和歡愉的結束。
賞析:這首詩通過描繪朝堂上盛大的宴會場景,展現了唐代社會的繁榮和熱鬧。詩人巧妙地運用色彩和意象的描繪,使整個場景生動而絢麗。詩中的對比也很明顯,樓臺的缺失與華服的盛裝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駿馬與醉倒的人又構成了鮮明的對照。這種對比和對照,使整首詩顯得更加鮮明而有趣。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憂慮,深化了詩歌的意境。整體來說,這首詩以樸素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繁華而短暫的場景,展現了時光變遷和歡愉的消逝,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只愁塵土撲神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xī yàn
觀錫宴
qīng cháo zhū zǐ zhèng pián tián, hóng xìng qīng shā yìng guǎng yán.
傾朝朱紫正駢闐,紅杏青莎映廣筵。
bù dào lóu tái wú jǐn xiù,
不道樓臺無錦繡,
zhǐ chóu chén tǔ pū shén xiān.
只愁塵土撲神仙。
yú xián nèn cǎo fú chí miàn, dié chèn fēi huā dào jiǔ biān.
魚銜嫩草浮池面,蝶趁飛花到酒邊。
rì mù huá liú xiāng yōng qù, jǐ rén chén zuì shī jīn biān.
日暮驊騮相擁去,幾人沉醉失金鞭。
“只愁塵土撲神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