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君問寂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煩君問寂寥”全詩
猶向風沙淺,非于甸服遙。
時平無探騎,秋靜見盤雕。
若遣關中使,煩君問寂寥。
作者簡介(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送左協律京西從事》曹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左協律京西從事》
辟書來幾日,
遂喜就嘉招。
猶向風沙淺,
非于甸服遙。
時平無探騎,
秋靜見盤雕。
若遣關中使,
煩君問寂寥。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左協律京西從事
剛得到御賜的書信幾日,
就喜歡上了京西宜人的招待。
雖然旅途中有些風塵,但都不算繁冗,
不像在朝廷服侍皇帝那樣遙遠。
時下國家平靜,沒有探騎出使,
秋天寧靜,只見飛鳥展翅飛翔。
如果派遣使者去關中,
請君代我去咨詢那邊的寂寥之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曹松的送別之作。詩人送別京西的左協律從事,表達了對他即將展開新的工作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景。
詩人首先表達了對左協律獲得皇帝的賜書的喜悅,然后表達了對京西宜人環境的喜愛。他認為與在朝廷從事仕途相比,到京西擔任官職更為輕松和舒適。詩人以淺描來形容出行中的風塵,傳達了一種閑適和寧靜的心境。
然后,詩人提到了國家的平靜和秋天的寧靜。他說國家安定,沒有探騎出使,表明時世太平,無需軍馬出征。詩人看到秋天的景象,只有盤雕(一種大鳥)在飛翔,傳遞出景象寧靜和祥和的感覺。
最后,詩人希望派遣一個使者前往關中詢問那邊的情況,并請朋友代為轉告那邊的人寂寥的境況。這里的寂寥可以理解為對退隱生活的向往,也可以理解為對寧靜和安逸境界的追求。
整首詩情緒溫和,描繪了詩人對于新工作前景的喜悅和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同時通過描述時世的平靜和大自然的寧靜來營造一種和諧祥和的氛圍,展示了唐代士人追求寧靜和安逸的心境。
“煩君問寂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uǒ xié lǜ jīng xī cóng shì
送左協律京西從事
pì shū lái jǐ rì, suì xǐ jiù jiā zhāo.
辟書來幾日,遂喜就嘉招。
yóu xiàng fēng shā qiǎn, fēi yú diān fú yáo.
猶向風沙淺,非于甸服遙。
shí píng wú tàn qí, qiū jìng jiàn pán diāo.
時平無探騎,秋靜見盤雕。
ruò qiǎn guān zhōng shǐ, fán jūn wèn jì liáo.
若遣關中使,煩君問寂寥。
“煩君問寂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