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玉既親知德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伯玉既親知德潤”出自唐代周曇的《春秋戰國門·衛靈公》,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bó yù jì qīn zhī dé rùn,詩句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伯玉既親知德潤”全詩
《春秋戰國門·衛靈公》
子魚無隱欲源清,死不忘忠感衛靈。
伯玉既親知德潤,殘桃休吃悟蘭馨。
伯玉既親知德潤,殘桃休吃悟蘭馨。
《春秋戰國門·衛靈公》周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秋戰國門·衛靈公
子魚無隱欲源清,
死不忘忠感衛靈。
伯玉既親知德潤,
殘桃休吃悟蘭馨。
詩詞的中文譯文:
衛靈公(衛國的君主)子魚,沒有隱然而盛欲壑清,即使死去也不忘忠誠之情懷。伯玉(衛靈公的家臣)既是親近者,了解他的德行潤澤,殘破的桃花不要再吃,去領悟蘭馨的芬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衛國君主衛靈公的故事。衛靈公具有高尚的品德,即使在臨死之際也沒有被世俗的誘惑所擾,仍然堅守忠誠的信仰。他的家臣伯玉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具備深厚的修養和美德,能理解衛靈公的意愿并為其提供支持。
詩中的殘桃與蘭馨可以被視為象征。殘桃代表著短暫的滿足和享受,而蘭馨則象征著長久的美好和知識的滋養。詩人通過這兩個象征,告誡人們要追求內心的純粹與深度,不被短暫的歡愉所迷惑。
這首詩以簡練而富有韻律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衛靈公及其忠誠的崇敬之情,也表現了對高尚品德和真理追求的推崇。同時,詩中也傳達了一個重要的道德教誨,即堅持正義和高尚的人生理想,追求真理和美德。
“伯玉既親知德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qiū zhàn guó mén wèi líng gōng
春秋戰國門·衛靈公
zǐ yú wú yǐn yù yuán qīng, sǐ bù wàng zhōng gǎn wèi líng.
子魚無隱欲源清,死不忘忠感衛靈。
bó yù jì qīn zhī dé rùn, cán táo xiū chī wù lán xīn.
伯玉既親知德潤,殘桃休吃悟蘭馨。
“伯玉既親知德潤”平仄韻腳
拼音:bó yù jì qīn zhī dé rùn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伯玉既親知德潤”的相關詩句
“伯玉既親知德潤”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伯玉既親知德潤”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伯玉既親知德潤”出自周曇的 《春秋戰國門·衛靈公》,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