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塵自此無因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音塵自此無因問”全詩
酒邊不厭笙歌盛,花下只愁風雨生。
棋接山亭松影晚,吟陪月檻露華清。
音塵自此無因問,淚灑川波夕照明。
分類:
《哭柴郎中》李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柴郎中》是唐代詩人李中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思念和悲傷之情。
詩中的“海城”指的是海城縣,詩人在這里遭遇了不幸,成為一介孤寒之人,但卻得到了重用,被任命為官員,所以有了“曾容孤跡奉雙旌”的描寫。他喜歡飲酒作樂,享受琴韻笙歌的歡樂,但在花下卻只能為風雨所困擾,表達了他內心的憂愁之情。
詩人用“棋接山亭松影晚,吟陪月檻露華清”將自然景象與自身的心情相結合,形成了一幅意境深遠的畫面。他在山亭下下棋,沐浴在夜晚的松影之中,與月下吟詩,感受露滴落在郁郁蔥蔥的華清池上,展現了他心境的寂寞與清幽。
詩的最后兩句“音塵自此無因問,淚灑川波夕照明”表達了詩人的心境。他已經淡忘了塵世的喧囂,不再關心外界的瑣事。當他向汩汩流淌的川波投下淚滴時,透過夜晚的余輝,看到川波的閃爍,這也象征著他內心的思念和悲傷。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憂愁和思鄉之情。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情感遣詞造句,形成了一幅幽深幽遠的意境,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深沉的詩意和賞析。
“音塵自此無因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chái láng zhōng
哭柴郎中
xī suì zāo féng zài hǎi chéng, céng róng gū jī fèng shuāng jīng.
昔歲遭逢在海城,曾容孤跡奉雙旌。
jiǔ biān bù yàn shēng gē shèng,
酒邊不厭笙歌盛,
huā xià zhǐ chóu fēng yǔ shēng.
花下只愁風雨生。
qí jiē shān tíng sōng yǐng wǎn, yín péi yuè kǎn lù huá qīng.
棋接山亭松影晚,吟陪月檻露華清。
yīn chén zì cǐ wú yīn wèn, lèi sǎ chuān bō xī zhào míng.
音塵自此無因問,淚灑川波夕照明。
“音塵自此無因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