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流百尺向空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泉流百尺向空飛”全詩
傳聞此處投竿住,遂使茲辰扈蹕歸。
分類:
作者簡介(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奉和圣制幸韋嗣立莊應制》蘇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奉和圣制幸韋嗣立莊應制》
樹木的顏色錯落有致,隱約中透出翠綠。
泉水流淌,水流高達百尺,如同飛向虛空。
傳聞此地很適合釣魚居住,
于是我便隨著這個時辰,乘坐車駕歸來。
詩意:這首詩是蘇颋在唐德宗時期奉皇帝圣旨應制的作品,描述了一處景色宜人的地方。樹木的顏色參差不齊,增添了一抹翠綠,泉水流淌,水流高達百尺,給人以飛瀑流泉之感。據說這個地方非常適合釣魚,于是蘇颋在這里投竿,并一直住了下來,直到皇帝的詔令讓他返回。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樸實的意境,將作者在一處山水之間的居住經歷生動地描繪出來。通過描繪樹木的顏色和泉水的流動,給人以自然和安寧的感覺。傳聞這個地方適合釣魚,使得這里成為了作者長期居住的地方。整首詩以正面的態度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地方的喜愛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作者欣賞山水之美和追求宜居環境的心態。
“泉流百尺向空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xìng wéi sì lì zhuāng yìng zhì
奉和圣制幸韋嗣立莊應制
shù sè cēn cī yǐn cuì wēi, quán liú bǎi chǐ xiàng kōng fēi.
樹色參差隱翠微,泉流百尺向空飛。
chuán wén cǐ chù tóu gān zhù, suì shǐ zī chén hù bì guī.
傳聞此處投竿住,遂使茲辰扈蹕歸。
“泉流百尺向空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