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似兩張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耳似兩張匙”全詩
指如十挺墨,耳似兩張匙。
丑雖有足,甲不全身。
見君無口,知伊少人。
分類:
作者簡介(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句》蘇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句》
飛埃結紅霧,
游蓋飄青云。
指如十挺墨,
耳似兩張匙。
丑雖有足,
甲不全身。
見君無口,
知伊少人。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富有想象力的表達方式,描繪了一個形象奇特的人物。詩中描述了他渾身上下都布滿了紅霧,頭上戴著游蓋飄向青云之上。他的手指形狀如同十根筆桿,耳朵則像兩把匙子一樣。雖然丑陋,卻有雙腳,但沒有一身完整的甲殼。看到他沒有嘴巴,我們知道他已年少。
賞析:
這首詩以奇特的形象和巧妙的比喻手法刻畫了一個異類的人物。通過對他的各個部分的描寫,詩人成功地營造了一個獨特、離奇而又令人難以忘懷的形象。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獨特的想象力和藝術才華,并通過對形象的描繪讓讀者對這個奇特的人物產生了興趣和好奇心。這首詩雖然短小,卻能夠在讀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人回味無窮。
“耳似兩張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fēi āi jié hóng wù, yóu gài piāo qīng yún.
飛埃結紅霧,游蓋飄青云。
zhǐ rú shí tǐng mò, ěr shì liǎng zhāng shi.
指如十挺墨,耳似兩張匙。
chǒu suī yǒu zú, jiǎ bù quán shēn.
丑雖有足,甲不全身。
jiàn jūn wú kǒu, zhī yī shǎo rén.
見君無口,知伊少人。
“耳似兩張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