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來閑共漁人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來閑共漁人話”全詩
風伯如何解回怒,數宵檣倚碧蘆煙。
偶系扁舟枕綠莎,旋移深處避驚波。
曉來閑共漁人話,此去巴陵路幾多。
分類:
作者簡介(王周)
王周,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士(《乾道四明圖經》卷一二)。乾興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無錫縣。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員外郎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慶歷中知明州(《實慶四明志》卷一)。又嘗知撫州(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歸荊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八《送光祿王卿周致仕歸荊南》)。
《岳州眾湖阻風二首》王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岳州眾湖阻風二首》詩詞,是唐代詩人王周所作,表達了作者對湖光山色和漁村生活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眾湖湖口系蘭船,
Sleeping through lunch and then avoid sleep.
How did the Wind Bureau calm its anger,
With the masts leaning on green reed smoke for several nights.
Occasionally stranded boat rests on the green grass,
Rotating and moving in the deep to avoid stormy waves.
In the morning, leisurely talking with fishermen,
How far is it to Bazhong from here.
譯文:
眾湖之中,湖口系著漂亮的蘭船,
午餐后又打個盹兒。
風伯怎樣平息了怒氣呢,
連續幾個晚上拿著桅桿靠在碧蘆煙上。
偶爾船只打在青青的草叢上,
轉動船身躲避驚濤駭浪。
到了早晨,和漁民閑聊,
從此地到巴陵有多遠。
詩意:
這首詩以岳州眾湖為題材,描繪了湖光山色和湖中寧靜的景象。作者以船只和風為中心,表現了船只在湖口系著的蘭船,以及在湖中飄蕩的情景。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漁村生活和湖光山色的喜愛之情。他用船只和風吹拂草木的形象,表現了時間和自然的流動。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湖光山色和漁村生活,展現了作者王周對自然景色的喜愛和對寧靜舒適生活的向往。詩詞采用了自然景色與人物生活的描寫,以及自然元素與人物情感的表達,使詩詞富有變化和層次感。通過描寫船只在湖口系著、桅桿靠在碧蘆煙上的場景,以及船只在湖中轉動躲避風浪的動態形象,展示了作者對湖光山色和漁村生活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整首詩詞質樸自然,意境流暢,以文字的簡練和細膩來表達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感悟,給人以清新幽遠的感受。
“曉來閑共漁人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zhōu zhòng hú zǔ fēng èr shǒu
岳州眾湖阻風二首
zhòng hú hú kǒu xì lán chuán, shuì qǐ zhōng cān yòu què mián.
眾湖湖口系蘭船,睡起中餐又卻眠。
fēng bó rú hé jiě huí nù, shù xiāo qiáng yǐ bì lú yān.
風伯如何解回怒,數宵檣倚碧蘆煙。
ǒu xì piān zhōu zhěn lǜ shā, xuán yí shēn chù bì jīng bō.
偶系扁舟枕綠莎,旋移深處避驚波。
xiǎo lái xián gòng yú rén huà, cǐ qù bā líng lù jǐ duō.
曉來閑共漁人話,此去巴陵路幾多。
“曉來閑共漁人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